第21章 六公子竟将帝王心思看得如此透彻! (第2/2页)
“丞相可知父皇的心病?”
李斯瞳孔微缩,脚步不自觉地慢了半拍。
他下意识地左右扫视,确认无人偷听,才低声道:“还请公子明示。”
“呵。六国虽灭,可那些贵族……”
赢子夜将桂花凑到鼻尖轻嗅,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父皇曾三令五申让他们迁入咸阳,他们却推三阻四。”
他突然将花枝折断。
“你说,这里面难道真没有别的原因?”
李斯猛地僵在原地。
这个看似慵懒的六公子,竟将帝王心思看得如此透彻!
他额角渗出细汗,脑中飞速盘算着这些年六国贵族以各种理由拖延迁居的奏报——
齐地田氏称病、楚地项氏以守陵为由、燕国遗族更是直接躲进了深山……
“丞相可还记得?”
赢子夜突然凑近,低语声响彻在李斯耳畔。
“去年邯郸郡守上报,说发现魏国旧贵族在暗中铸造兵器!”
他直起身,眼中寒芒乍现。
“当时父皇是怎么说的?”
李斯袖中的手指突然颤抖起来。
他当然记得——
始皇帝当时只说了四个字:
“夷、其、三、族!”
而那夜,邯郸城外燃起的火光,将半边夜空都映成了血色。
“如今这陨石……”
赢子夜随手抛掉残花,看着它飘落在宫墙阴影处。
“不过是给了父皇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
他轻笑一声,“你说,这是不是天赐良机?”
李斯后背的官袍已经完全湿透。
他死死盯着赢子夜离去的背影,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
这位看似闲散的六公子,其城府之深,恐怕连赵高都要逊色三分!!!
……
与此同时。
长公子府的庭院中。
扶苏独自立于梧桐树下,素白的衣袂在风中轻轻飘动。
他手中捧着一卷《论语》,目光却久久停留在远处章台宫的方向。
那里,隐约还能看见林立的甲胄戈戟。
“黑龙卷轴……”
他轻声呢喃,修长的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竹简边缘。
自大秦一统以来,黑龙卷轴只现世过两次,每一次都伴随着腥风血雨。
而这次,已是第三次!
一片梧桐叶飘落肩头,扶苏轻轻拂去,眉宇间浮现出一丝忧虑。
他想起今日朝会上,六弟赢子夜那副气定神闲的模样。
父皇竟在如此重大的事情上把他也叫去章台宫问对。
这份殊荣,连自己这个长公子都未曾有过。
“公子。”
身后传来淳于越小心翼翼的呼唤。
“您实在不用如此担心……”
扶苏抬手止住老师的话头,转身时眼中已恢复温润如玉的神采。
“老师,烦请安排几位可靠的儒家弟子。”
他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去东郡看看。”
淳于越面露惊色:“这…恐怕……”
“只是看看。”
扶苏从袖中取出一枚玉佩,轻轻放在石桌上。
“若有流离失所的百姓,便以此玉为凭,从府库支取钱粮救济。”
他望向章台宫的方向,又补充道:
“莫要惊动了黑冰台。”
月光洒在他清俊的侧脸上,映出一丝难以察觉的落寞。
作为长公子,他比谁都清楚父皇的雷霆手段。
但作为儒家弟子,他始终记得“仁者爱人”的教诲。
淳于越叹息着领命,却分明看见扶苏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那是对弟弟才华的欣赏,又夹杂着…难以言说的忧虑。
日风拂过,梧桐叶沙沙作响,仿佛在叹息这位仁厚长公子内心的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