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五年计划之农村农民 (第1/2页)
"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后,我想我们需要关注安南的农村问题!"
"这是关于安南农村的经济报告,也是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大家需要先了解一下。"
陈德明把文件分给大家后,让大家仔细的看看。
"这,这也太多了?"
"现在当农民都这么赚钱的吗?"
李文桂看到在分到土地后,农民收入变化的数据非常惊讶的问道。文件上清晰的写着,在八桂的时候,农民一年的收入只有200斤到300斤稻谷(换算成美元大约是7.27到10.9美元),这还是在没有扣除一些苛捐杂税和农民口粮的情况下,算出来的。
来到安南并且分到土地后,农民一年的收入巨增,至少是以前在八桂收入的15倍以上。这种巨大的变化,超出了李文桂对农民收入的认知。
"这是真的吗?"
"德明,你是不是写错了!"
李文桂再往下看时,在1951年过去的一年农民的收入更是震惊,他向陈德明询问,这是不是写错了。
因为在1951年,安南农民这一年的收入,在之前已经翻倍的基础上,增加了170%到300%的收入。
"没有写错,农民的收入增长得这么快是有原因的。"陈德明看着大家都惊讶的看向他,才慢悠悠的说道。
当初他也被这份数据震惊到了,他也没想到仅仅只是隔着一道谅山防线,两边农民的收入差距会变得这么大。
怪不得最近从兔子南下的老百姓越来越多了。估计是知道,复兴军准备在澜沧分土地的消息了。毕竟安南有很多来自西南的移民,亲戚间有联系并不奇怪。
"受战争和拉美国家灾情的影响,国际上,咖啡的价格上涨了300%,橡胶的价格上涨了170%,蔗糖的价格上涨了200%!"
"这是农民收入激增的主要原因!"
大家听完后就没有那么惊讶了,他们之前就知道经济作物价格上涨了,只是没想到会涨这么多,看来半岛的战争让整个社会的所有人都受益了。
李崇文看完手里的报告后,估计第一个五年计的实施会比想象中要顺利。农民手里有钱了,意味着生产的产品可以卖出去了,只要渡过前几年,当工厂的技术提高了和生产成本低下来了,就可以出口创汇了。
"不过,这里面有些潜在的危险!"
"因为经济作物的价格飘升,导致农民几乎一面倒的种植经济作物,大米几乎没有多少人种植了。"
"再加上我们之前和鹰酱签订的粮食协议,大量廉价的小麦到来,让农民彻底没了后顾之忧。农民自发的形成种植经济作物——出售经济作物——购买廉价小麦的路径。"陈德明看着手里的报告说道。
"这不是很好吗?"
"农民不仅可以赚到钱,还可以买到廉价的粮食!"李文桂说道,这比让农民只种植粮食强多了,不仅农民得到好处,政府也通过出口获得大量外汇。
"如果经济作物的价格暴跌,那么我们的农民就损失惨重,甚至是可能会破产!"行政部的部长夏威说道,因为经济作物的价格暴跌,从而导致农民破产的例子,古今中外都有不少。
"长官,我们需不需要提高一下经济作物的税收,让农民稍微冷静下来。而且光靠购买鹰酱的小麦,对我们来说是不是有些不太安全!"夏威看完报告说道。
许多农民不种植粮食,而是不断种植经济作物,这让他的心里感到很不安。
虽然现在可以大量购买鹰酱的廉价小麦,可是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究竟哪天先到。
万一哪天鹰酱的小麦绝收了,而且国际上经济作物的价格暴跌,那么安南就彻底完了。
"先维持目前的政策,农民赚点钱不容易!"
"过一段时间,我们再进行调整!"李崇文思考后说道。
咖啡,橡胶和蔗糖的价格,确实会在半岛战争结束后迎来暴跌,甚至低过半岛战争前的国际价格。不过只要及时调整,就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安南还可以再赚一年的美元,在1953年春耕前再调整还来得及。
而是一年3亿4250万美元的外汇收入,可以让安南更好的完成五年计划。要知道太极国的朴卡卡费尽千辛万苦,才从樱花国手里拿到3亿美元的战争赔偿,用于开启工业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