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流言四起 (第1/2页)
苏晨笑答:“主公,可是有好消息?”
“军师所言极是,刘备确命关羽助刘琦夺江夏,幸得军师早有筹谋,此地才未失于刘备之手,否则后果难料。”
曹操喜道。
以刘备之名望与江夏之储粮,加之孔明之智,一年之内足可聚十万精兵。
届时,除刘备便非易事。
见曹操振奋,苏晨轻摇其头,稍泼冷水。
“主公勿过乐观,刘备此人韧性十足,失江夏仅是权宜之计,时机一到,定会反击。”
“且刘备与刘琦合兵江陵,已有五六万之众,主公取江陵,难矣。”
“再者,江东按兵不动,难道不惧其联手?”
曹操闻言心震。
刘备已难缠,若孙刘联手,更是棘手。
曹操默然思索,却苦无良策。
他望向苏晨,问道:“军师,可有良策能瓦解孙刘联盟?”
苏晨轻摇其头:“联盟对他们有利,我亦无能为力。”
孙刘联盟之势已成,难以阻挡。面对曹操这一劲敌,孙权和刘备唯有联手,方为上策。
二者皆非泛泛之辈,自能明辨时局。
“此事颇为棘手。”
“江陵驻有五万至六万兵马,其中刘琦麾下三万荆州水军,加之江东水军,号称无敌,至少有十万之众,总计水军十五万。”
“刘备身为汉室后裔,声望卓著,一旦号召,必有众多响应者。”
“且此战于江东境内进行,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我方。”
曹操陷入两难境地。
即便他坐拥荆州,步兵四十余万,水军二十余万,相较于孙刘联军,亦无显著优势。
本以为胜券在握,如今却胜负难料,天时地利人和皆失,战果亦难预测。
曹操军事才能卓越,一眼便看出孙刘联军的巨大威胁。
“军师,既联盟难以避免,可有应对之策?”
曹操稍感惊愕,随即恢复冷静。
此战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全力备战,战线已拉开。
“对策并非没有。”
苏晨其实不愿仓促应战。
攻取江东,需解两大难题:水军与疫病。
此前已向曹操提及。
解决这两点虽可避免大败,但取胜依旧艰难。
最佳之计是等待。
先稳固内部,休养生息数年。
最好能除去北方之患马腾,再全力对付江东。
但他深知,曹操耐心有限。
统一大业在即,曹操岂能久等?
此刻的曹操,正与昔日袁绍犯同样错误。
所幸,他较袁绍明智许多。
“主公可还记得官渡之战时,袁绍曾与主公麾下多人通信?”苏晨问道。
曹操点头:“自然记得,彼时我众多臣子皆有投靠袁绍之心。”
苏晨微微一笑:“此事易解,主公只需仿袁绍之举,向江东送几封示好之书信即可。”
曹操闻言,脸色一变,随即拍腿而起,目光震撼地望向苏晨。
“军师此计高妙!”
“若江东群臣皆收吾书,江东之人岂能无动于衷?”
“君臣生疑,谣言四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