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惊晖 (第2/2页)
残月西斜时,水轮已带着磨盘飞转如满月。墨离举着西域琉璃珠当放大镜,镜胚在金刚砂打磨下渐透微光。突然“咔啦“裂响,琉璃板中间透出个铜钱大的光斑——原是水车冲力太猛,磨穿了两寸寸厚的镜胚。
月光下,水车“吱扭吱扭“转得欢。磨盘贴着琉璃板飞转,金刚砂“刷刷“往下掉。墨洁举着火把照看,突然尖叫:“停!停!磨穿了!“
众人围过来一看,琉璃板中间薄得透光,边缘还有半寸厚。李平康却咧嘴笑了:“要的就是这效果!“他抄起块木板比划,“中间薄当镜面,边缘厚当框子!“
东方泛起鱼肚白时,第一面琉璃镜雏形成了。墨九熬得两眼通红,正用鹿皮蘸着西域橄榄油抛光镜面。突然“咔嚓“一声,镜面裂出道闪电纹。
“油里有水!“墨离沾了点油在火把上烤,“滋啦“冒起股白烟。李平康气得把油桶全踢翻了:“去库房拿咱们家自己的胡麻油!那玩意儿纯!“
日头升到头顶时,镜面终于能照清人影了。墨离把镜子举到李平康面前,镜中人满脸煤灰,眼窝深陷,活像个挖煤的。“成了!“李平康却笑得见牙不见眼,“快镀银!“
墨方搬来口大铁锅,里头化着西域买的银锭子。李平康抄起葫芦瓢舀了勺银水往镜面上泼,结果全聚成水银珠子乱滚。“得想个法子摊平啊!“
墨洁突然解下束腰的牛皮绳,把镜子绑在水车转轴上。银水往转动的镜面上一泼,离心力带着银水“唰“地铺开,竟成了层亮闪闪的银膜。
李平康心理甚是得意,离心力这种概念他没办法和他们讲解,其实不管是制作流霞盏还是飞霞壶和现在的镜子,中间都遇到了许多的麻烦,李平康其实都直接有解决的办法,但是他都强忍住没说,这是因为他现在如果什么都出面解决的话就会让墨家人形成一种依赖,这并不利于他今后的要求。
夕阳西下时,八面琉璃镜整整齐齐码在草垫上。纤毫毕现,众人都是惊诧不已,因为终于可以清清楚楚的看见自己的摸样了,这可不是那模模糊糊的铜镜,李平康特意让墨离在每面镜子背面刻了平康两个字,说是防伪标记,墨洁说今后可以直接把字烧上去。
“赶紧去找墨巨,他正赶制一个梳妆盒,将一面镜子装上,明天我要进献给母后和父皇一套飞霞壶和流霞盏,再加上这个梳妆盒,哈哈。”李平康大笑道。
金乌西坠时分,描金漆盒摆在立政殿的紫檀案几上。长孙皇后揭开锦缎,一套流霞酒具泛着琥珀色柔光,盏底“平康“二字像是嵌着终南山的星辉。李世民屈指轻叩盏沿,清越声惊得檐下春燕斜飞。
长孙皇后对酒具不感兴趣却直勾勾盯着妆奁里的银镜。镜框锻铁纹粗粝如新犁的沟壑,边角还沾着西跨院未擦净的煤灰碴。鎏金烛光里,铜镜里朦胧的容颜,此刻纤毫毕现。她指尖抚过眉梢,螺子黛勾的远山眉竟显出道毛躁岔梢。
“这物件...“金步摇穗子扫过镜面,惊得镜中人影一晃。十二盏烛台的光晕在镜中凝成碎星,映得她耳垂上的明月珰都失了颜色。长孙皇后突然背过身去,霞色从脖颈漫到耳尖:“照得太明白,倒叫人难为情。“
李世民笑着拎起酒壶,琥珀色的贞观醉在盏中流转:“待平康楼开张,内库怕是要多进三成金铤。不过...“他忽然敛了笑,盏底映出眉间川字纹,“后日曲江诗会,弘文馆那帮酸儒怕是要生吞了这小子。“
暮色漫进窗棂,流霞盏里的残酒晃出涟漪。李世民想起暗卫今晨的密报:两日前三皇子府中运进三十车终南山红土,墨家匠人连夜改制水车,那轧轧声吵得永兴坊的狗都睡不安生。他摩挲着盏壁细微的霜花纹——这分明是造曲辕犁的模压技法,怎就用在琉璃盏上?
长孙皇后已对着银镜重勾了眉梢,镜中美人端丽如初。她忽地轻笑:“三郎若能在诗会熬过那群老学究...“话音未落,夜风卷着平康楼方向的喧闹涌进殿来,混着琉璃碎渣的脆响,倒似提前奏响的战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