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万民意动系于一身 (第2/2页)
“事成之后,保他们一众人等三代富贵。”
众人点点头,皆对这种方法表示赞同。
一封密信随即从京城寄出,快马加鞭的往陕西送去。
当京中的文官集团们在密谋刺王杀驾之时。
皇党们自然也没有闲着。
近日来。
陛下临行之前所推广的养民善政也是以一种缓慢但平稳的势头,慢慢朝着京城附近其他地方推行着。
京营较之前也是有了天壤之别。
老弱病残被肃之一清,取而代之的是数千受恩于陛下,有着拳拳报国之心的青壮良家子。
每日操训京营时,张维贤总要喊上一嗓子那句“天朝大昌四夷伏诛”。
而士卒们听到这句已经流遍京城的谶语,也是如同打了鸡血一般每日尽心操练。
这些虽不至于让京营士卒在极短的时间内进化成精锐之师,但也俨然是浮现出一点苗头。
总结,蒸蒸日上!
......
陕西。
西安府府城内。
民情较之于最开始时,又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因为告御状之人被杀之事,经过数日发酵,已经彻底点燃了民众心中的怒火。
更别提这其中还有锦衣卫在推波助澜,将舆情有意引至秦王府上。
城内百姓本就深受王府中的恶仆荼毒,对此心中那团火自然是一点就着。
皇帝没来你们欺负我们,皇帝来了还敢这样明目张胆的欺负我们。
甚至敢袭杀告御状之人。
那皇帝是不是白来了?
可偏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朱由检依然未曾有进一步的行动。
因为他在等。
他在等秦王发动反击,也在等民意继续发酵。
朱由检想要的并不仅仅是秦王这条命而已。
这太简单了。
他要的是用秦王的命,彻底引爆民众心中的那团火。
而后他好凭借着这团火的余烬,拉起一支全新的狂热队伍,以此处理边关事务。
因为朱由检清楚,现如今的陕西边防,是半点都指望不上的。
但想全盘救活陕西,边防又是重中之重。
那就只能苦一苦秦王了。
于是乎。
民间舆论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声音:
皇帝之所以没做决断,乃是因为陕西其他地区灾情恶劣。
近日来皇帝一直在思索如何拯救民生,同时也是顾全大局,方才没有动手。
这种传言一出现,霎时间便在民众之间传播开来。
愤怒之余,民众们听着这个消息又不禁生出一种悲痛。
为什么?!
为什么我们好不容易等来一个把我们当人看的皇帝,却要有人这么对他?!
我们究竟做错了什么?
皇上又做错了什么?
在愤怒与悲痛交织之下。
已经开始有一些民众自发的聚集于秦王府外。
同时。
这些人竟敢以一种仇恨的眼神盯着王府大门不放。
当人群成为一个集体时,这个集体便会产生某种意识。
这种意识一旦从底部开始膨胀,那么整个集体便会无法进行太多的思考。
这便是集体无意识所导致的狂热。
正如同现在西安府城内百姓们所经历的。
而在这一系列疯狂的举动下,秦王必会在惊惧之下出手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