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 章 李承乾眼中得李纲! (第2/2页)
李承乾见状,索性上前半步,小心翼翼地扶着李纲的胳膊,将他引到榻边:“先生脚疾不便,此后授课,便在此榻上坐讲便是。”
自此,崇文殿的晨读成了东宫日常。
画面中,李纲讲《礼记》时,会握着李承乾的手,在竹简上圈点“君臣有义、父子有亲”。
论及治国,便举隋亡之鉴,教他“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有时讲至兴起,李纲会忘了时辰,李承乾便悄悄命人温着点心,待先生歇口气时递上。
一次李纲咳得厉害,李承乾竟亲自端来熬好的梨汤,看着他喝完才肯继续听讲。
入秋后,李纲的身子愈发弱了,常需靠在榻上授课。
那日讲《论语》“为政以德”,李纲声音渐低,额角渗汗,李承乾忙命内侍取来薄毯盖在他膝上,自己则搬了小凳,凑到榻边听。
贞观五年正月,李纲抱病入宫,也是最后一次为李承乾授课。
他躺在榻上,声音轻得像风中残烛,却仍坚持讲完《尚书》中“民惟邦本”的章节。
临别时,李承乾送他至宫门外,看着马车远去,忽然红了眼眶。
没过几日,便传来李纲病逝的消息,享年八十五岁。
画面之中
李承乾跌坐在地,半晌说不出话。
并且亲自赶往李纲府邸吊唁,在灵前长跪不起!
画面也定格在这一刻。
天幕前,
东宫内,李承乾看着天幕上的往日种种。
想起那日李纲授课的模样,不由得有些眼角湿润!
他是真没想到,那时是最后一课。
天知道当时他知道老师死讯时,有多难受,对于李纲……这个人生中,第一位老师,在李承乾心里有着很重要的位置。
此刻情不自禁的想去崇文殿,去看看当初老师曾坐过的楠木榻,去看看他圈点过的竹简。
“老师!高明、高明想您啊!您说的话,高明一直记得!”李承乾望着天幕低喃着。
……
大明。
此时的朱标看着天幕上的画面,也是颇为感同身受!
他也想他的老师了……
“宋师,你还好吗……”朱标思绪飘回到往昔,他想起宋濂教导自己的点点滴滴。
那些在书房中,宋濂耐心讲解经史子集的时光,如电影般在脑海中一一闪现。
恍惚间从李纲的身上看到宋濂的影子!
那温和的笑容,以及那谆谆教诲的声音,此刻让他如坐针毡!
他贵为太子,却保不住自己的老师,何其悲哀!
每当想起这事,他就对他爹老朱的做法感到失望。
明明那事跟他老师没有一点关系,明明可以对他老师网开一面的……可他爹偏不……
想他老师年过七旬,还要遭受连坐之苦!
朱标摇了摇头,扫空杂念,开始处理事务!
“于师而言,与之相比,孤不如他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