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称帝是件麻烦事 (第2/2页)
就这,袁绍也是耗费了数月时间才完成。
可这套框架,刘邈能用吗?
刘邈知道,自己虽然是正儿八经的汉室宗亲,但是其制度与所有人熟悉的后汉已经完全是两个东西。
照搬后汉,照搬袁绍的那一套,方便是方便了,但失去的东西,远远要比得到的东西更多!
除了制度,还有最关键的一点,也是现在刘邈必须要解决的东西,那就是内部各个势力的存在与矛盾。
跟随刘邈的元老之臣,如陆康、周瑜、周泰,还有程普等孙坚旧部。
并不是追随刘邈,而是自始至终都以汉臣自居所以才听从刘邈的王朗等人。
还有征服后的荆州、中原,其士人、百姓的利益。
刘邈觉得,此时自己眼前就是一块巨大且纷乱的拼图。
只要一个地方放不对,那最后呈现出的效果很有可能就是天差地别,惨不忍睹!
这一切的问题,导致刘邈在返回金陵之后,竟然难得第一时间没有跑去女闾看看有没有什么新人或者花活,而是跑到了张昭、鲁肃面前,然后一脸烦闷的坐在他们面前,让他们自个去猜!
张昭、鲁肃见到刘邈那副表情,立即知道刘邈在苦恼些什么事情。
既然之前有些话刘邈自己都说出来,他们自然也就敢说出来。
鲁肃率先笑道:“臣听闻昔日袁术称帝的时候,早在一月前便已经开心的睡不着觉,逢人就予以重赏。虽然没见过袁绍的样子,但想必也和袁术差不了多少,怎么到了主公这里,主公就愁眉苦脸的呢?”
“废话!”
刘邈摇着头:“做天子,哪里有那么容易的事情?”
“袁术、袁绍称帝,都以为只要称帝,便是万事大吉。但是你们应当知道,称不称帝,能解决一部分事情,却不可能解决所有的事情!现在一大堆事情都摆在这,叫我如何开心的起来?”
鲁肃哑然。
而从来不拍刘邈马屁的张昭则是难得称赞刘邈道:“二贼称帝,乃是为了自己;唯有主公建制,才是为了天下啊!”
“张公少说两句!不然外面的人还以为你是我的托呢!”
刘邈就这样盘坐在榻上,用手撑着下巴。
现在要做的事情太多,反倒是让刘邈找不到头绪,只能是有一茬是一茬的询问——
“怎么处理河北那个大汉天子的问题?”
“主公大可将耿纪之事昭告天下。”
“天下人会信吗?”
“无论信与不信,但这确实是事实。”
刘邈又问:“在哪里建都的好?”
“自然是金陵!”
“年号取做怎么?”
“主公乃是为了光复汉室,自当效仿世祖光武皇帝!以武为名!可称作武德。”
刘邈皱皱鼻子:“好难听的年号!”
张昭被驳,也不焦急,反正此事可以慢慢讨论,并非要紧之事。
刘邈又问了许多事情,张昭和鲁肃都一一作答,虽然都不过是草案,但至少一个草台班子的雏形已经慢慢出现。
而刘邈也是越来越不当人,问出的问题也是越来越古怪——
“你们说,到时候的三公应该设立谁?”
“陆忠义德高望重,当为三公之首,是为太尉。”
刘邈点头。
吃水不忘挖井人,陆老爷子对刘邈政权的贡献称作第二,那就没人敢称作第一了。
“王朗王景升为天下名儒,士子楷模,可为司徒。”
王司徒?
但刘邈一想到王朗为自己一直默默镇守会稽,压制南方的山越,保证江东的稳定,也是默认了此事。
“此外,陈瑀陈公玮为已故三公陈球之子,其本人又博学多才,自从提出“复兴百家”之论后,已经是为一代大儒,可为司空。”
“嗯?”
刘邈怀疑自己听错了:“你说谁?陈瑀?”
“正是。”
“张公是不是搞错了?就他?”
“……”
鲁肃看着刘邈满眼的嫌弃,也是笑道:“主公不过是与陈公太过熟悉罢了……其实陈公的声望,当真不浅!”
话虽如此。
但刘邈总感觉哪里不对!
就好像平日里一起撒尿活泥巴的玩伴忽然偷来大人的衣服穿在身上一样,哪哪都显得古怪!
刘邈摇摇头,暂且不考虑这个问题,而是兴致勃勃的询问下一个问题:“你们说,等我死了以后,我的庙号和谥号应该是什么?”
张昭:“……”
鲁肃:“……”
现在就讨论这个问题,是不是未免太早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