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岁岁文学 > 玄孙万历,我,正统明君 > 第12章 春秋鼎盛, 正太养成

第12章 春秋鼎盛, 正太养成

  第12章 春秋鼎盛, 正太养成 (第2/2页)
  
  传出去就是厌学、顽劣,正合了王振那老阉所传幼主需人提点的说辞,也给了三杨加强训导的借口。
  
  到那时,朕这亲政之日,怕是真得熬到大婚了!
  
  朱祁镇脑中飞速运转,拆解着内阁这步走棋的厉害。
  
  在明代一朝,尤其主少时期,皇帝亲政的标志性节点通常是大婚。
  
  可若自己真被牢牢打上厌学顽劣、德行有亏、需严加管教的烙印。
  
  那即便到了大婚之龄,三杨和王振也完全有理由,且能得到太皇太后和相当一部分朝臣的支持下,以圣学未成、心性未定为由,将训导无限期延长!
  
  一个拒绝儒家最高经典《春秋》的皇帝,在文官集团和天下士子眼中,几乎等同于昏聩、不可教。
  
  这顶帽子一旦扣实,将严重损害朱祁镇“圣君胚子”的形象,从根本上动摇其统治的合法根基。
  
  想想历史上的万历帝……不,想想自己的玄孙!
  
  不就是被张居正教导到快二十岁才亲政,且亲政后依然处处受掣肘吗?
  
  所以,跟仲顾委硬顶?那是蠢!
  
  他需要的是顺水推舟,是借力打力。
  
  需要在敌人搭好的《春秋》戏台上,唱一出属于自己的大戏!
  
  去夺过那支代表儒家圭臬的话筒!
  
  朱祁镇重新爬上宽大的紫檀木圈椅,拈起一颗糖渍梅子,却没吃,只是用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褶皱的表面。
  
  他抬起眼,目光落在垂手肃立的陈安身上,那眼神里孩童的天真褪去几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静的审视。
  
  “陈安。”
  
  “奴婢在。”
  
  “朕问你,”朱祁镇继续揉捻着梅子,“翰林院里,讲《春秋》讲得最好的,是哪几位先生?嗯……学问中庸偏上即可,但性子嘛……”
  
  他小脑袋微歪,努力寻找合适的词,“……最好新锐恣意点的,并且要胆识过人,不惧圣人之言,敢于解经出新意之人!”
  
  陈安心头一凛,瞬间明白了小主子的意图!
  
  小主子这是想要在“尊王”的大旗下,挑选能在经筵上“为我所用”的讲官!
  
  学问好是基础,但关键是要有胆识、有口才、甚至……要跟小主子一样有那么点“离经叛道”而不自知的潜质!
  
  他脑中飞快过滤着翰林院的人选。
  
  作为内书堂曾经的佼佼者,又在尚膳监那等消息灵通之地蛰伏多年,他对翰林院诸公的底细、性情、乃至派系渊源,远比外人清楚。
  
  “回主子,”陈安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清晰,“翰林院中,精研《春秋》者,首推侍讲学士刘球、修撰曹鼐、编修倪谦。”
  
  “刘学士学问最是精深,尤擅《公羊》《穀梁》之微言大义,为人端方耿介,素有直名,曾因言事触怒过先帝,被贬谪过。
  
  “倪编修学识渊博,口才便给,于《左传》史实考据极精,性情……较为圆融通达。”
  
  “而曹修撰年纪最轻,乃是宣德八年的状元,才思敏捷,常有新解,只是……略显孤傲清高,与同僚不甚相合。”
  
  陈安介绍得条理分明,将三人的学问侧重、性情特点乃至政治履历都点到了要害处。
  
  尤其是提到刘球触怒先帝、素有直名,曹鼐的常有新解、孤傲清高,更是精准地投合了朱祁镇此刻的需求。
  
  因为朱祁镇需要的是一把能在“尊王”框架下,敢于重新诠释、甚至超纲发挥的刀子!
  
  而刘球的“耿介敢言”和曹鼐的“新解孤傲”,自然比倪谦的“圆融通达”更有可能成为这把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