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岁岁文学 > 玄孙万历,我,正统明君 > 第45章 君谋初展,贤途始显

第45章 君谋初展,贤途始显

  第45章 君谋初展,贤途始显 (第2/2页)
  
  内阁的威严何存?
  
  杨士奇静静地看着眼前这个十岁的少年君主。
  
  他的那张稚嫩的脸上,依旧挂着最纯粹的信任和孺慕。
  
  杨士奇心中长叹一声,缓缓起身道:
  
  “陛下为国之心,老臣等感佩。然此事体大,涉及国朝官制,尚需拟定章程。容我等回阁中,详议之后,再行奏报。”
  
  “有劳先生了。”
  
  暖阁的门被轻轻带上。
  
  朱祁镇脸上的那份谦恭笑意,瞬间敛去,那双方才还清澈见底的眸子里,重新浮起锐利。
  
  “集贤馆……”朱祁镇在心中默念着这个名字,嘴角勾起一丝微笑。
  
  这名字古雅,听起来也足够无害,但为其设定的内核,却是他前世再熟悉不过的东西。
  
  这哪里是什么翰林院的附属机构,这分明就是他亲手搭建的政策研究室,外加一个直属于他自己的青干班!
  
  没错,这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朱祁镇站起身,在空旷的暖阁内缓缓踱步,脑海中,一幅清晰的组织架构图正在飞速成型。
  
  三杨再老成,再心怀社稷,终究是旧时代的人。
  
  他们是大明帝国的“裱糊匠”,只是擅长在现有的框架内修修补补,维持稳定。
  
  但朱祁镇要做的,不是修补,而是提前要为这艘即将驶入惊涛骇浪的巨轮,更换引擎!
  
  所以光靠这些老先生是不够的,甚至他们本身就是未来改革最大的阻力之一。
  
  他必须要有自己的班底。
  
  一个思想上与他高度统一,能力上足以独当一面,政治上只对他一人负责的帝噹派。
  
  这,在后世,叫做中枢噹政班子建设。
  
  而这个集贤馆,就是他班子建设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曹鼐,状元之才,为人沉稳又不失锐气,是抓总的馆长,可以负责日常运转和政策的细化。
  
  “刘球,思想激进,是最好的理论核心,专门负责提供打破常规的思想弹药。
  
  他脑中继续闪过钟复、李贤、陈循,甚至那个在未来搅动风云的徐有贞……
  
  这些未来的孤臣、能吏、权相……如今,都还只是些未经雕琢的璞玉。
  
  而他朱祁镇,将是第一个发现他们、并亲手将他们擦亮的人。
  
  “这些人,”他在心中逐一对其定论。
  
  “等思想改造完毕,就是未来可以放到六部九卿去“掺沙子、换脑子”的后备干部梯队。”
  
  更重要的是,这座集贤馆也将是他以后所有改革的政策孵化器。
  
  无论是未来的军事改革、财政新政,还是那些超越时代的科技构想。
  
  毕竟都不能只由他这个十岁的皇帝凭空提出。
  
  那未免太过惊世骇俗。
  
  也太过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这些构想,必须先在集贤馆内。
  
  用这个时代的语言和逻辑,进行反复的研究、论证和推演,形成一份份逻辑自洽且数据详实的奏疏。
  
  到那时,再将这些奏疏呈请内阁审议。
  
  面对这样一份出自翰林院新锐之手,在理与据上都无懈可击的方案。
  
  三杨是批,还是不批?
  
  否决?
  
  那便是与整个翰林院的新生代力量为敌,是打压后进,是阻塞言路。
  
  更是将无能或妒能的帽子,稳稳地扣在他们这三位辅政大臣的头上。
  
  到时,只需有人将此疏在朝会付之公议,便可坐视他们成为士林公敌。
  
  批准?
  
  那便是将我的意志,通过他们的朱笔,变成朝廷的政令。
  
  他们将从决策者,彻底沦为最高级的执行者。
  
  无论他们作何选择,自己都稳操胜券。
  
  这就叫“用你的人,走你的程序,办我的事”。
  
  你们会的只不过是历朝历代的政治手腕,而朕当年学习的可是上下五千年的斗争经验。
  
  想到此处。
  
  朱祁镇不由傲娇的端起那杯凉透了的茶盏,轻轻吹开浮沫,浅呷了一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