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人间王侯又算得什么 (第2/2页)
便抹了伤药,放归山野,时时探望。
老鹿山神那时误打误撞成灵,不知前路,不懂道法,是那卢生借了书,念了几百篇道家经文,后面才有机会一窥道门。
颂道十年,情谊深厚。
老鹿山神蒙受恩义,约定为其照拂后世子孙。
却已经过去八百年。
时移世易,天下由汉土变作唐土。
当年的卢生已经化作冢中枯骨,卢家起落兴衰,当年积攒的家业也已卖了大半。
后世子孙,甚至不知鹿门山有过山神,为他们卢家驱邪解厄,代代照拂。
他看着他们出生哇哇大哭,又见他们娶妻生子,见抛白钱唱挽歌,新人埋旧土。
八百年,二十三代子孙。
如此照拂,其实也足够了。
毕竟求道之难,他当年便已经领教过。
道法衰弱的恐惧,天人五衰的无力,他也见到了。已经见同伴寿数耗尽,坐化而死。
机缘巧合,得到缘法。
本该用来求道。
老鹿山神长叹。
“这是我最后一次,照拂他的子孙了。”
地祇山魈坐在一旁沉默,他是山中精魅出身,早年作恶,混沌无知,后来人生畏而祭拜,当地县令立了个小庙,便领一条小小地脉,得封地祇,比不得鹿门山山神。
寿元也短,左不过二三百个春秋。
面对那样的高人,请求一次已要再三谨慎,应当知足,不可能后面再提几回。
只有一次求道的机会,这老鹿居然托情给卢家。
山魈地祇哑然,心里有些钦佩。
树叶被风吹得梭梭作响,两个山神地祇隔着一青石桌,相对而坐,俱是无言。只能听到风吹树叶,青溪流过的碎声。
老鹿山神转开话头,提起一事。
他刻意略去沉闷,笑的促狭,捡一件谐趣事来说。
“当时我现身来拜谢那位先生,不知还有旁人在侧,恐怕要惊住那凡人了。”
“哦?”
“说来那人你我应当熟悉,近些年总有人求仙问道,他们你我也见过几次。”
“是来问道的人?”
“正是。”老鹿山神笑起来,“凡人求仙,何其艰难。他们来我这鹿门山求仙,却不知身边有个真仙人,倒也有趣。”
“这回该知道了。”山魈地祇说。
“那凡人在世上还有不小才名,”老鹿山神居于山中,保佑邻里乡人,也听说过这人名字,“听闻此人诗作飘逸出尘,仿若谪仙人。”
“有这事?写的什么诗?”
老山神点头,与好友吟诵了一首。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青冥倚天开……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地祇听出诗中意思。
笔笔写逍遥自在,字字都是想要求仙。
地祇失笑。
“好一个求仙人。”
老鹿山神也跟着童心大起,猜测道:“不知那凡人知道那位先生身份,会不会拜而求仙?”
地祇山魈道:“定然。”
“有这般大机缘,怎可轻易错过。”
地祇也有些羡艳,思索着抚须,喃喃说:“那位性情旷达,也不知会不会收这诗人做弟子。”
老山神望着雨后新山,吐出一字。
“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