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南疆南诏国(二) (第2/2页)
段兴远决定将自己最疼爱的妹妹段清婉嫁给大理国太子。段清婉自幼聪明伶俐,美丽动人,深得段兴远的喜爱。当段兴远将联姻之事告诉她时,段清婉虽然心中有些不舍离开南诏,但她深知此事关乎南诏的安危,于是含泪答应了下来。
婚礼筹备得十分隆重,南诏和大理两国都派出了庞大的迎亲队伍。婚礼当天,南诏王宫张灯结彩,锣鼓喧天。段清婉身着华丽的婚服,在众人的簇拥下,踏上了前往大理国的花轿。段兴远看着妹妹离去的背影,心中满是不舍,但他知道,这是为了南诏的未来。
联姻之后,南诏与大理国的关系更加紧密。大理国国王答应在南诏与骠国、吐蕃的战争中,出兵相助。有了大理国的支持,段兴远心中稍感宽慰,他开始更加积极地筹备战事。
南诏国内,一片紧张的备战气氛。段兴远下令全国上下,征调粮草,招募士兵,扩充军队。各地的工匠们日夜赶工,打造兵器铠甲;农民们加紧耕种,为军队提供粮草;青壮男子纷纷响应号召,加入军队,保家卫国。
大将军杨崇义也在边境积极备战。他重新调整了军队部署,加固了防御工事,同时派出大量的斥候,密切监视着骠国和吐蕃军队的动向。
就在南诏紧张备战之际,骠国与吐蕃的联军也已经集结完毕。这支联军由骠国国王亲自率领,吐蕃则派出了一位大将,率领五万精锐骑兵参战。联军共计二十余万人,浩浩荡荡地向南诏边境杀来。
段兴远得知联军的动向后,决定御驾亲征。他深知此次战役的重要性,只有亲自率军,才能鼓舞士气,稳定军心。
出征前,段兴远在王宫举行了盛大的誓师大会。他身着铠甲,手持宝剑,站在高高的点将台上,向全军将士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将士们!骠国与吐蕃,欺我南诏,妄图吞并我疆土,奴役我子民!此仇不报,誓不罢休!今日,朕将与你们一同出征,保我南诏,护我子民!凡斩杀敌军者,重重有赏;临阵脱逃者,斩无赦!”
台下的将士们群情激昂,齐声高呼:“保家卫国,万死不辞!”
誓师大会结束后,段兴远率领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奔赴边境。一路上,军旗飘扬,战马嘶鸣,所到之处,百姓们纷纷箪食壶浆,夹道欢迎。
南诏军队与骠国、吐蕃联军在澜沧江畔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决战。战场上,喊杀声震天,硝烟弥漫。双方军队你来我往,展开了殊死搏斗。
骠国军队以步兵为主,擅长使用长矛和盾牌;吐蕃军队则以骑兵见长,他们的骑兵速度快,冲击力强。南诏军队则结合了双方的优势,既有精锐的步兵,又有强大的骑兵。
战斗一开始,吐蕃骑兵便向南诏军队发起了猛烈的冲击。他们如同一股黑色的洪流,席卷而来,所到之处,南诏军队的防线瞬间被冲垮。段兴远见状,立即下令南诏骑兵出击,迎击吐蕃骑兵。
南诏骑兵在大将军杨崇义的率领下,奋勇向前,与吐蕃骑兵展开了激烈的拼杀。战场上,马蹄声、兵器碰撞声、喊叫声交织在一起,令人胆战心惊。双方骑兵你来我往,互有死伤,一时间难分胜负。
就在骑兵激战正酣之时,骠国步兵也向南诏军队的步兵防线发起了进攻。南诏步兵凭借着坚固的防御工事和顽强的斗志,顽强地抵抗着骠国步兵的进攻。双方步兵在阵地上展开了拉锯战,尸体堆积如山,鲜血染红了澜沧江水。
段兴远在中军大帐中,密切关注着战场的局势。他根据战场的变化,及时调整战略部署,向各军下达命令。他深知,这场战斗的胜负,不仅关系到南诏的存亡,也关系到西南诸国的局势。
经过一天的激战,双方都损失惨重,但胜负仍未分晓。夜幕降临,双方暂时停止了战斗,各自回营休整。段兴远在营中召集众将,商议破敌之策。
“今日之战,我军虽未败,但也未胜。吐蕃骑兵骁勇善战,骠国步兵人数众多,我军若想取胜,必须另想办法。诸位将军,可有良策?” 段兴远问道。
大将军杨崇义沉思片刻,说道:“陛下,吐蕃骑兵虽强,但他们的战马在长途奔袭后,必定疲惫。我军可在夜间派出一支精锐部队,偷袭吐蕃军营,惊扰他们的战马,使其失去战斗力。同时,明日我军可集中兵力,先击败骠国步兵,再全力对付吐蕃骑兵。”
段兴远听后,点头称赞:“此计甚妙!就依将军所言,今晚便派一支五千人的精锐部队,由将军亲自率领,偷袭吐蕃军营。明日一早,全军出击,务必一举击败敌军!”
深夜,月黑风高。大将军杨崇义率领五千精锐士兵,悄悄地向吐蕃军营摸去。他们手持短刀,脚步轻盈,如同一群幽灵般,在夜色中穿梭。
当他们接近吐蕃军营时,杨崇义一声令下,士兵们迅速冲进吐蕃军营,四处放火,大声呐喊。吐蕃军营顿时一片混乱,战马受到惊吓,四处狂奔,践踏吐蕃士兵。吐蕃军队毫无防备,被南诏军队打得措手不及,死伤惨重。
与此同时,段兴远也在营中做好了准备。他命令南诏军队提前用餐,养精蓄锐,准备在天亮后发起总攻。
天刚蒙蒙亮,南诏军队便向骠国、吐蕃联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此时的吐蕃军队因为战马受惊,骑兵战斗力大大减弱。南诏军队集中兵力,首先向骠国步兵发起攻击。南诏军队的士兵们士气高昂,他们挥舞着兵器,如猛虎下山般,冲向骠国步兵。
骠国步兵在南诏军队的猛烈攻击下,渐渐抵挡不住,开始溃败。段兴远见状,立即下令骑兵出击,追击骠国溃军。南诏骑兵如同一把利刃,插入骠国军队的后方,将骠国军队切成数段,使其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
骠国国王见大势已去,只好率领残部仓皇逃窜。南诏军队乘胜追击,一直追到骠国边境。
击败骠国军队后,南诏军队将矛头转向了吐蕃军队。此时的吐蕃军队已经军心大乱,面对南诏军队的进攻,他们无心恋战,纷纷败退。南诏军队一路追击,将吐蕃军队赶出了南诏境内。
这场战役,南诏军队大获全胜,不仅击退了骠国与吐蕃的联合进攻,还缴获了大量的兵器、粮草和战马。段兴远的威望在南诏国内达到了顶峰,百姓们纷纷称赞他是南诏的英明君主。
战胜的消息传回南诏国内,举国欢庆。百姓们纷纷走上街头,载歌载舞,迎接凯旋的军队。段兴远率领军队,浩浩荡荡地回到南诏王宫。他骑着高头大马,身披铠甲,威风凛凛。
在王宫前的广场上,段兴远举行了盛大的庆功仪式。他对在战斗中立下战功的将士们进行了重重赏赐,封大将军杨崇义为郡王,其他有功将士也都得到了相应的官职和赏赐。
庆功仪式结束后,段兴远回到王宫,与大臣们商议战后的治理。他深知,战争虽然胜利了,但南诏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需要尽快恢复生产,休养生息。
段兴远下令减免百姓的赋税,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同时,他还大力发展商业和手工业,促进南诏的经济繁荣。在文化方面,他兴办学校,培养人才,弘扬南诏的传统文化。
在段兴远的治理下,南诏国逐渐恢复了元气,国力日益强盛。周边诸国见南诏如此强大,纷纷前来朝贡,与南诏建立友好关系。南诏在段兴远的统治下,迎来了一个新的繁荣时期。
然而,段兴远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他深知,治理国家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他时刻保持警惕,关注着国内外的局势,为南诏的未来不断谋划。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段兴远常常独自站在王宫的高处,望着南诏的大好河山,心中充满了感慨。他想起了那些为南诏浴血奋战的将士们,想起了那些在战争中失去亲人的百姓们。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南诏国永远繁荣昌盛,让南诏的百姓们永远过上幸福的生活。
未来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但段兴远坚信,只要他和南诏的百姓们齐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南诏国必将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