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民心所向 (第2/2页)
“你……” 柳倾城的声音有些颤抖,她从未想过楚家的龙脉之力竟能达到如此境界,不仅能操控大地,还能引来水源,这是皇室供奉们永远无法企及的力量。
楚惊澜看着她,忽然明白了柳父字条里的意思。楚家与柳家并非仇敌,而是守护这片土地的伙伴,只是这份传承被皇室的谎言掩盖了太久。他指着那些在田埂上欢呼的村民:“这就是你我应该守护的东西,而不是为了皇室的野心互相残杀。”
柳倾城没有说话,翻身下马走到一口新出现的水潭边。潭水清澈见底,倒映出她的身影,也倒映出天空中那道黑色的光柱。她忽然拔出剑,将剑鞘扔在地上,剑锋在水中划过,激起一圈涟漪:“七凰卫听令,随我去加固寒渊封印,任何人不得阻拦!”
这次,没有一个人提出异议。七凰卫们纷纷拔出长剑,跟在柳倾城身后,朝着寒渊的方向走去。他们经过楚家旧部身边时,双方都没有说话,却默契地放慢了脚步,像是在等待彼此并肩前行。
楚惊澜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柳倾城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容易,这意味着她彻底与皇室决裂,甚至可能引来杀身之祸。但他也知道,这是正确的选择,为了守护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他们必须放下过去的恩怨。
雨还在下,村民们已经开始在田地里忙碌起来。有人在播种,有人在修渠,孩子们则在水中嬉戏打闹,整个村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楚惊澜走到那个扎双丫髻的小姑娘身边,看着她用树枝在湿润的土地上画着龙凤图腾,稚嫩的笔触却充满了力量。
“你叫什么名字?” 楚惊澜蹲下身问道。
“我叫楚念。” 小姑娘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阿婆说,我是楚家的孩子,要记住家在哪里。”
楚惊澜的心猛地一颤,他想起了那个牺牲在寒渊的楚家少年,想必这就是他的妹妹。他轻轻摸了摸楚念的头:“放心吧,以后再也没有人能欺负我们楚家的人了。”
就在这时,秦风匆匆跑来,手里拿着一封密信:“少主,这是从长安飞鸽传书来的,说是沈星移先生托人送来的。”
楚惊澜拆开密信,上面只有寥寥数语:“诛龙台祭品不止楚柳二家,皇室暗藏后手,当心北境粮仓。” 他心中一凛,沈星移的消息总是来得如此及时,这背后似乎有一双眼睛在默默注视着一切。
他抬头望向长安的方向,血月的光晕下,那座繁华的都城仿佛变成了一头蛰伏的巨兽,正等待着吞噬一切的时机。而北境的粮仓,此刻就掌握在九皇子派来的官员手中,若是那里出了问题,刚刚稳定下来的民心又会陷入混乱。
“秦风,你带一队人去北境粮仓,暗中保护,不要打草惊蛇。” 楚惊澜将密信收好,“告诉那里的官员,就说我会亲自去查看粮仓储备,让他们准备好账目。”
秦风领命而去,楚惊澜再次望向寒渊的方向。柳倾城和七凰卫们应该已经到达那里了,不知道他们能否暂时稳住封印。他深吸一口气,龙气在体内缓缓运转,恢复着消耗的力量。
雨渐渐停了,天空中的血月开始被乌云遮挡,露出一丝皎洁的月光。楚念指着天空,兴奋地喊道:“快看,月亮变亮了!”
楚惊澜抬头望去,只见那道黑色的光柱似乎减弱了一些,而空中的龙凤图腾却更加清晰,金色的光芒与银色的月光交织在一起,洒在北境的土地上,仿佛在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
他知道,真正的战斗还在后面,诛龙台的阴谋、皇室的后手、寒渊的封印,每一件都足以让他焦头烂额。但看着脚下这片重新焕发生机的土地,看着那些充满希望的脸庞,楚惊澜的心中充满了力量。
民心所向,便是天命所归。他握紧手中的龙戒,感受着里面蕴含的龙帝之力和地脉之力,知道自己必须赢,不仅为了楚家,为了柳倾城,更为了这片土地上所有渴望和平与安宁的人们。
远处的寒渊传来一声闷响,黑色光柱剧烈地晃动了一下,随即又稳定下来。楚惊澜知道,柳倾城他们已经开始行动了。他转身对林晚意说:“照顾好大家,我去寒渊看看。”
林晚意点了点头,眼中充满了担忧:“你小心点,我会在这里等着你的好消息。” 她从药箱里拿出一瓶丹药,塞进楚惊澜手中,“这是凝神丹,能帮你恢复龙气。”
楚惊澜接过丹药,对林晚意笑了笑,展开龙翼,朝着寒渊的方向飞去。金色的龙焰在他身后留下一道长长的轨迹,与空中的龙凤图腾交相辉映,照亮了北境的夜空,也照亮了人们心中的希望。
在他身后,青岩村的村民们纷纷跪倒在地,朝着他离去的方向叩拜。他们不知道楚惊澜的名字,却记住了那个能引来水源的龙将军,记住了这个让北境重现生机的夜晚。而那个扎双丫髻的小姑娘楚念,正举着半块玉佩,望着楚惊澜离去的方向,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她知道,自己以后也要像这位龙将军一样,守护好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