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工作室成立 (第2/2页)
沈清瑶跟在后面,抱着束香槟玫瑰,花刺勾住了她的米色针织衫:“楼下保安说不能摆花篮,我就买了花自己插。”
她把花塞进赵明远怀里的雪柳瓶,花瓣落了两片在地毯上,“云曦你看,这颜色像不像你婚礼那天的捧花?”
朱凯旭随后到,运动服还沾着草屑,手里拎着个泡沫箱:“体校食堂王师傅听说我们今天开业,非让我带锅贴来。”
他掀开盖子,肉馅的香气扑出来,“热乎的,刚出笼。”
转头看见赵明远,咧嘴笑,“赵律师今天穿西装真精神,比我婚礼上的伴郎服还板正。”
胡云曦咬着锅贴看他们打闹。赵明远被沈清瑶硬拉去插玫瑰,西装袖子卷到肘弯;朱凯旭蹲在地上捡花瓣,草屑从运动裤口袋掉出来;沈清瑶举着手机拍视频,说要发朋友圈“见证云曦女律师创业”。
阳光从百叶窗漏进来,在他们身上织出金斑,像极了蜜月时云雾山的云海。
“叮铃——”门铃突然响了。
穿蓝布衫的老奶奶站在门口,手里攥着个塑料文件夹,边角磨得起了毛。
“我...我姓周。”她往门里探了探,又缩回去,“楼下保安说这里能帮人打官司?”
胡云曦赶紧迎上去,扶着她胳膊往接待室引。
老奶奶的手很凉,像秋天的竹枝,指节上有洗不掉的面渍——她大概是开早点铺的。
“我儿子去年给装修队打工,说好了完工结钱。”
她打开文件夹,里面是张皱巴巴的收据,“可活干完半年了,老板说墙刷花了,要扣一半工钱。”
赵明远不知什么时候站在身后,递来杯温水。
“周阿姨您坐。”他拉过把藤编椅,椅垫是胡云曦亲手绣的云纹,“您把合同给我看看,收据上有老板签字吗?”
胡云曦坐在老奶奶对面,膝盖上摊着便签本。
她听见朱凯旭在外面轻手轻脚收走泡沫箱,沈清瑶踮脚把“正在接待”的木牌挂在门上。
阳光透过纱窗落在收据上,“甲方:康旭装修队李康旭”的签名歪歪扭扭,和周阿姨儿子的签名一样,都是用左手写的。
“阿姨您别急。”她在便签上记下“李康旭138XXXX5678”,“我们明天就去查康旭装修队的工商信息,您儿子的出勤记录还留着吗?”
老奶奶从布衫口袋摸出个塑料袋,里面是三十二张考勤表,用回形针别得整整齐齐。
“每天下工我都帮他收着。”她抹了把眼睛,“他说妈你别操心,可我看他夜里翻来翻去睡不着...你们真能帮他要回钱?”
胡云曦抬头,看见赵明远站在窗边,阳光把他的影子投在墙上,和三年前带她去社区普法时一模一样。
那时他蹲在小板凳上给大爷大妈讲《合同法》,讲到“口头协议不算数”时,有个奶奶塞给他颗水果糖。
“能。”她握住老奶奶的手,掌心的温度慢慢传过去,“我们工作室就是专门帮您这样的人。”
沈清瑶端着茶盘进来,玫瑰香混着蒸糕甜香。
赵明远翻着考勤表,钢笔尖在“2023年8月15日砌墙”那栏画了道线。
朱凯旭不知从哪摸出包纸巾,轻轻放在老奶奶手边。
窗外的槐花落了,飘进接待室的纱窗。胡云曦听见楼下梧桐巷的蝉鸣,和四年前在图书馆复习时一样响亮。
她低头在便签上写下“周建国劳务合同纠纷”,字迹工整得像刻上去的,旁边画了朵小小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