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招魂 (第1/2页)
午时初。
一辆马车从东城门出了县城,晃晃悠悠的朝着东边的大阴山方向行驶而去。
李元龙坐在马车里头,而陈陌和圆柱则坐在车儿板子上赶车。
随着马车渐渐远离县城,周围的道路逐步变窄,两侧林木高大,一个人影也没见着,荒凉荒凉的。
走了足足两个多时辰,终于抵达乌桥镇外。
陈陌方一抬头,便看见了前方高耸入云连绵数千里的大阴山。似一团广袤的阴云般,盖住了方圆数个镇子,致使日照时间很短,终日笼罩在大阴山的阴影之下,怪阴森的。
陈陌此前并未来过此地,但也从县志和他人口中晓得:大阴山是大乾朝在东南的边境,连绵三千里。没人知道大阴山背面是什么。
据县里的老一辈人说,大乾朝先前处在鼎盛的时候,先帝曾雄心壮志试图越过大阴山,往东南扩充疆域版图,以求个青史留名。
结果数次征伐……全部折戟沉沙。
先帝还因此吐血……
陈陌先前一直觉得这是民间魔改的话本故事。
毕竟,红河县终究是个小城,焉能阻拦皇帝的铁蹄?
可如今近距离看见了如此高耸壮阔的大阴山,陈陌阴郁觉得……这民间话本恐怕不是空穴来风。
他是个现代人,上辈子背个包游览过祖国的大好河山。见过大沙漠,见过青藏高原,还见过平均海拔超过六千米的喜马拉雅山脉。
那些大山加在一起,都不如眼前的大阴山来的壮阔,阴森可怖。
这世道虽然科技落后,但毕竟有超凡的存在。连鼎盛时期的皇帝老儿都越不过大阴山,未免过于夸张了点……
莫非这大阴山里头,有什么大恐怖?
就在陈陌愣神的时候,李元龙掀开了帷幔,递给圆柱一张百两面额的银票,“前方就是乌桥镇了,我来赶车。你去买些肉条,再杀只活羊。今儿寨子来了新人,理当庆贺一番。给伙计们吃顿热乎的大肉。”
圆柱兴奋的拿过银票,跳下车去了。
陈陌瞥了眼那银票上,暗忖:这银票应是父亲给李道长的,拿自家的银子去请客,你个老道还怪会做人哩。
“过了镇子,往东行五里,便到了黑山寨。”李元龙一边介绍一边赶着马车进了镇子。
镇子不大,只有纵横两条街道,其余便是些零散的民宅。
大冬天的,地面还积着雪,街道上行人寥寥,甚为冷清,不过乡民们见了李元龙,都一口一个李道长的叫着,极是热情。
倒是陈陌,直接被乡民们忽略了。
陈陌倒是不以为然。
他本来就不是爱出风头的性子,此番来黑山寨,他只想尽快学会除祟的本事,好早日去砍了李婆婆一家。另外还需了解疯魔病的个中来源,以早日治好自己的鬼咒之血。
心里头有着事儿,便不甚关心其余细节了。
路过一处偏僻民房的时候,陈陌被一阵凄厉的哭声吸引了注意力。
只见是个穿着破旧袄子的妇人跪在家门口的雪地里,身前放着半个切平整的芋头,上面插着线香,一旁还放着小纸人,烧着纸钱,散发着刺鼻的味道。
那妇人摇晃着一个拨浪鼓,撕心裂肺的伏地叫喊着:
“二虎呦,你好好的怎么就被淹死了呢……我就你这么一个娃儿,你丢下娘一个人,叫娘怎么过活啊。”
“二虎呦,若是听见娘的话,魂儿便归来呦。娘不能没有二虎呦。”
“二虎呦,回家了呦……”
此刻虽然是大白天,但光线被大阴山遮挡了大半,导致镇上暗沉沉的。忽见这般叫魂的场景,陈陌心头不免生出几分悚然。
一旁的李元龙倒是习以为常,“乌桥镇的乡民拜的是红灯娘娘,因为靠近黑山寨,平时和寨子的伙计多有往来,乡民便多学了些寨子的规矩。每每有人死去,便会效仿着做些招魂的事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