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不排除他会因此心生异志,或者……谋反!! (第2/2页)
“戾太子刘据,仁德宽厚,原本是理应继位的首选。”
“但遗憾的是,武帝被奸人蒙蔽,导致巫蛊之祸,错失了这次机会。”
房玄龄感叹道。
而杜如晦则补充说:
“不完全是这样,父子之间的隔阂才是悲剧的根源。”
“武帝与戾太子之间,父不知子,子不知父,才引发了那场悲剧。”
巫蛊之祸,这场悲剧让汉武帝晚年痛失了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
随之而来的,是整场权力斗争,掀起了剧烈的波澜。
汉武帝族灭了那些和太子有关的亲近之人。
“汉武帝对儿子刘据有深厚的感情,否则也不会亲手修建思子台。”
长孙无忌也缓缓说道。
至于巫蛊之祸究竟为何发生,史书并没有定论。
或许,这本就是武帝一手策划,试图借此清除外戚卫氏的影响,为未来的帝王扫清障碍。
然而,事情发展超出了他的控制。
一旦爆发,便再也无法收拾。
虽然汉武帝从未真正想要杀害刘据,可最终,刘据选择了自尽。
巫蛊之祸,牵涉的人物众多。
是足以动摇朝廷的根基,直接影响了帝国的稳定。
此事,也被许多后世史学家认为是西汉从盛转衰的分水岭。
李世民凝视着天幕,神情渐渐陷入了深思。
王朝的未来,尤其是权力的交接,决定着未来数十年的局势和国运。
这让他不禁联想起了汉武帝。
如果没有巫蛊之祸的干扰——
大汉的继承或许会顺利交到刘据的手上。
而刘据的仁德治国,或许会给后来的局势带来完全不同的局面。
因此,太子的更替,的确是极为关键的事情。
李世民的思绪又回到了刚才的那个问题。
承乾,是否还能继续担任太子?
若是不立承乾,改立青雀为太子,是否会引发宫廷内外的动荡?
现在他还在位,若出现些许波澜,自己完全能够压下去。
但若承乾一旦被废,心中难免会有怨恨甚至不满。
甚至,不排除他会因此心生异志,或者……谋反!
若是青雀登基为帝,在处理承乾和稚奴之间的兄弟关系时,难免会有不可避免的冲突。
李世民长长叹了口气,神色逐渐显得有些苍老和沉重。
这时,他终于明白当年父亲在决定王位继承时的犹豫和无奈。
当时的李世民年轻气盛,满怀壮志,怎会懂得为父为母的难处?
如今身处此位,他深刻体会到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和忧虑。
“若有一日,承乾如刘据般起兵谋反,我又该如何处置?”
李世民心头一阵沉痛。
他不希望重蹈覆辙,看着下一代为权力而相互残杀。
更不想自己最终不得不亲手做出痛苦的决定。
“唉……”
他无奈地叹息一声。
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听到他这声叹息,心中便已明白李世民此时的心情。
他们都默默低头,没有再多言。
至于太子的继位问题,最终还需要陛下自己决断。
此时,东宫之内。
李承乾却正处于另一种复杂的心情之中。
在看完第二个扶苏视频后,内心情绪的波动几乎要将他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