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岁岁文学 > 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 > 第61章 百官之害,根起庶位,非止上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第61章 百官之害,根起庶位,非止上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第61章 百官之害,根起庶位,非止上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第1/2页)
  
  【朱元璋为朱标量身配备堪称超规格的辅政阵容——】
  
  【左丞相李善长兼任太子少师,徐达担任少傅。】
  
  【更有刘伯温、章溢等名儒轮番讲授治国方略。】
  
  【太子东宫中,藏书浩繁,英才齐聚。】
  
  【朱标便在仁政理念和权术谋略的交汇中渐次成长。】
  
  “太祖对这个长子可谓倾注心血了啊!”
  
  始皇帝看着天幕,不禁赞叹。
  
  不仅将当世大儒请来教导,还将自己的亲信权臣交予太子统驭——
  
  这是为权力交接做出的周密准备!
  
  如此安排,可确保朱标即位之后,不至于驾驭不了那些老功臣。
  
  “倒是总听太祖在弹幕中称赞这太子。”
  
  “也不知此子能耐到底如何。”
  
  始皇对朱标的才能也充满了好奇。
  
  如今从天幕展示来看,确实将他视若掌上明珠,精心培养。
  
  只是接下来,朱标是否真能担当重任,还得看他面对政务的表现。
  
  锻炼太子的能力,最终要落在朝堂治政的实绩之上。
  
  ……
  
  汉武帝看了一眼旁边的刘据,饶有兴致地说道:
  
  “太祖对储君极为器重,朕也想看看,他这太子,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据儿,你也认真观摩下,看看有什么值得效仿的地方!”
  
  刘据神情庄重,连连应诺。
  
  ……
  
  太极殿内。
  
  此段时日,李世民和李承乾父子和睦,情谊融洽。
  
  几乎整日同处,形影不离——
  
  他或许是害怕前些时日那段李承乾的“魔改视频”真的会发生。
  
  李世民最近总是担心儿子不在身边时又出什么幺蛾子,对青雀和稚奴下手。
  
  “承乾啊,多看看其他的皇储。”
  
  “若有所长,切莫羞于采纳。”
  
  “太祖和其子共理社稷,实属一段佳话,世人称颂。”
  
  “为父对你,终归还是不够用心啊!”
  
  李世民语重心长,言至末尾却又陷入自省。
  
  不知为何,李世民近些时日似乎总在反思自身。
  
  李承乾嘴角微扬,说道:
  
  “自小父皇待儿臣,一向用心良苦。”
  
  说句公道话,李世民对承乾,确实不薄。
  
  早早立为东宫,又为其配备最强的师资。
  
  不过,他毕竟未至朱元璋那般偏执程度。
  
  若真是洪武大帝,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等重臣,皆要辅佐太子。
  
  想想那场面,都觉得惊悚。
  
  天幕继续说道。
  
  【洪武十年,太子朱标年方二十二。】
  
  【他奉命全面监理国政,朱元璋明诏,凡政务皆先报太子裁决,再呈圣断!】
  
  【此举在历朝并不多见。】
  
  【太子掌大权,易生威胁。】
  
  【然而朱标执政期间,朱元璋从未公然对其处事方式表露不满,更无改立之意。】
  
  伴随着旁白的回响。
  
  天幕中出现一个画面。
  
  画面中,年少的朱标迅速成长,转而成一位风度翩翩的储君。
  
  身穿东宫服饰,神情威仪自现。
  
  举止间颇具帝王风范。
  
  此时的他,已在父皇的授意下,逐步掌理政务。
  
  而他主理的第一起大案,便是轰动朝野的“空印案”!
  
  其实,此案初期由燕王朱棣负责审理。
  
  明制规定,各地布政司及郡县需每年向户部报送银粮、税收、财政等账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