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巡视 (第2/2页)
刘岱说道:“这些东西是属下偶然弄到的种子,是土豆、玉米和番薯。”
“这些都是粮食?”
“的确!”
刘岱随即描述了一下三种粮食的样子和吃法,赵明听得啧啧称奇,还约定等到收获了,一定给自己和操守李淳仁送一些尝尝。
其实土豆和番薯早在万历年间就先后传入了大明,万历年间蒋一葵撰著的《长安客话》中就有关于土豆的记载,而番薯则是福建长乐商人陈振龙冒死从吕宋带回的。
至于玉米则要更早一些,在嘉靖年间就传入了大明,当时文人赵时春在《平凉府志》中有关于玉米的最早记载,称之为番麦。
这三种作物传入大明后在各地都有种植,只是由于时局不断恶化、动荡,朝廷也没有经历大规模推广,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大人,咱们去校场看看吧。”
“好。”
临近正午时分,刘岱引着赵明来到北原堡的北面堡墙,这里可以俯瞰紧挨着堡墙的校场。
此时肖成虎、韩国兴等人正带着六十多人操练,刚刚集结起来的人马还没有整齐的队形,整个校场都是乱哄哄的,回荡着肖成虎等人的怒吼声。
“整齐列队懂不懂?看着前面人的脑袋,跟着走会不会啊!”
“你干嘛总是顺拐?你他娘的平日里也这么走路的吗!”
赵明看了摇了摇头,说道:“这些军户散漫太久了,想要操练出来恐怕要花费很长时间。”
刘岱也是叹息,不过却没有放弃。这些军户虽然现在看着不成样子,但却是自己在乱世中安身立命的根本,不管花费多少心血,都必须尽快操练出来。
“大人放心,属下一定尽全力操练兵马,尽快拉出一支能战的强军!”
“嗯,有这个精气神就好。”
赵明称赞了刘岱几句,便笑呵呵的看向校场方向,不时发出一阵笑声,好像是在看戏一般。
而刘岱则在心中暗道:“光这么直愣愣的硬练是不行的,后世的练兵方法可以借鉴一些,不过必须以这个时代的练兵方法为主体加以改良才行,否则就会水土不服、事倍功半。”
就在刘岱思考这些事情的时候,赵明突然说道:“看那边!”
刘岱顺着赵明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堡外北面的旷野上出现了几人几马,在远处不断朝着北原堡打量、观望。
“不、不会是鞑子吧?”
此时赵明的脸色已经煞白,刘岱则是观察了一阵,说道:“应该不是,那几人没有辫子,而且看策马移动的时候,也远不如鞑子骑术精湛。”
“嗯,有道理。”
赵明看了看天色,急忙说道:“我看天色也差不多了,我先赶着回去了,肥皂生意的事情,刘百户可要上心,早些到拒门堡和操守大人商议。”
说完,赵明便急匆匆的带人离开了北原堡,刘岱也不知道赵明是真的赶时间,还是被北面的几骑给吓得。
送完了赵明,刘岱回到北面堡墙,此时外面的人影已经不见了,但是却在刘岱的心中留下了一丝阴影:“他们到底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