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伪博弈 (第2/2页)
* 乾清宫前,夜色深沉,唯有宫灯散发着昏黄的光晕。周延儒神色慌张,衣衫凌乱,发髻松散,几缕发丝肆意地垂落在脸颊两侧,整个人从马背上滚落而下。他怀中紧紧护着的密报,被青布层层包裹,那青布边缘沾染着干涸的泥浆,一道道泥痕纵横交错,彰显着这一路的风雨兼程。他的双手微微颤抖,仿若秋日里枝头的残叶,在寒风中瑟瑟不止,费了好大一番力气才解开布包。布包之中,除了叠得整整齐齐的文书,还夹着几张泛黄的草纸,纸张陈旧,边缘已经卷曲。凑近细看,草纸上密密麻麻画满了人物关系图,线条或粗或细,错综复杂,人名旁还附着蝇头小字,详细标注着身份、关联,显然是经过长时间的苦心梳理。“陛下!这是林公子早有安排的铁证!” 周延儒展开一张泛黄的信纸,上面用朱笔圈出关键日期,“半月前,林公子便派亲信扮作商贾,混入黑风寨势力范围。你看这记录,温体仁的管家每次交接,都会在城西悦来客栈留下特殊记号 —— 窗台上摆三盆绿植,便是交易暗号。”
他又拿起另一张宣纸,上面平整地贴着半枚沾着油渍的银票残片,残片虽历经波折,却仍保留着关键信息。“太医署王太医收受的贿赂,林公子也早有防备。这银票编号,与温府账房流出的票据逐一比对,完全一致。且票据背面还有特殊的火漆印记,色泽暗沉却清晰可辨,此乃温体仁私宅独有的标记,旁人绝难伪造。”只见密报中还夹着一卷细如发丝的绢布,上面用蝇头小楷记录着黑风寨三当家的作息规律,甚至连他每日晨练的路线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乾清宫内,烛火摇曳,光影在墙壁上不安地晃动。崇祯皇帝满脸怒容,将手中密报重重拍在龙案之上,那密报仿若承载着千斤怒火,震得案上伪造的书信都微微发颤。他的目光扫过御案边堆积如山的奏折,眉头紧锁,奏折上所言之事,桩桩件件皆如重锤,敲击着他紧绷的神经。山西流民暴动,无数饥民揭竿而起,局势已然失控;辽东军饷告急,前线将士嗷嗷待哺,关乎大明边疆安危。这般内忧外患的困局,令他太阳穴突突直跳,疼痛难忍。“拟旨。” 崇祯皇帝强压怒火,嗓音因愤怒与疲惫而沙哑,“命林宇三日内即刻启程赶赴蜀地,沿途务必增派锦衣卫随行,确保其安危与任务顺遂。温体仁……” 说到此处,皇帝下意识摩挲着宁王进献的玉扳指,那温润的触感并未安抚他的情绪,反而令他眼中闪过一抹寒芒,“着令温体仁停职反省,好好思过。至于太子……” 话到嘴边,却又似被什么哽住,他犹豫片刻,终是长叹一声,挥了挥手,神色复杂地说道,“让太子暂居东宫,若无朕的宣召,不得踏出宫门半步。”
* 另一边,温府密室之中,烛火摇曳不定,昏黄的光线在墙壁上投下诡异的影子。温体仁神色冷峻,手中紧攥着太子送来的密信,那密信上的字迹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深意。他端详片刻,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随后将密信缓缓投入火盆之中。“朱慈烺到底太嫩。” 他望着火盆中逐渐被吞噬的纸张,跳动的火苗映照着他满是算计的眼眸,冷笑一声道,“在这朝堂的波谲云诡之中,他还是太过稚嫩,轻易便暴露了意图。”
他微微眯起双眼,脑海中浮现出林宇的身影,神色愈发阴沉。“不过林宇这趟蜀地之行,才是真正的杀局。” 言罢,他转身走向密室的暗格,伸手在机关上熟练地操作一番,暗格 “嘎吱” 一声缓缓打开。他从暗格里取出一枚青铜令牌,令牌在摇曳的火光中泛着幽绿的冷光,其上雕刻的神秘纹路透着丝丝寒意,正是黑风寨信物。“去,” 他将令牌递给身旁身形隐匿在阴影中的暗卫,声音低沉而冰冷,“告诉三当家,在落雁谷布下天罗地网,一个不留,连同行的锦衣卫一起解决。林宇此去,绝不能让他活着回来,坏了我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