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金国也太猛了吧 (第2/2页)
高世德道:“辽国不可能只有二十七万大军,其他人呢?这还不赶紧出兵镇压吗?”
“嗯,辽军第一次失利后,辽主在年底组织了七十万大军,御驾亲征。”
高世德讶异,“辽国皇帝倒是有魄力,只是七十万大军都灭不了女真?这是认真的吗?”
辽国动用这么多大军,必然抽调了各地的驻军。
驻军对地方的威慑效果减弱甚至不在以后,城外的匪寇,城内的地痞以及一些黑恶势力,肯定会出来兴风作浪,很可能导致国内各州府的治安都动荡起来。
而大军开拔,不光要消耗大量的钱粮,边境势力也会蠢蠢欲动,一着不慎可能就崩了,这需要很大的魄力。
高俅微微扭了扭身子,继续道:“或许是女真命不该绝。
辽主在外御驾亲征,他们上京有大臣发动了政变,想拥立淳王上位,辽主不得不返回辽都。
辽大军人心惶惶,女真趁机追击掩杀,又一次将辽国杀的大败。”
高世德闻言,目瞪口呆,“这样也行?!”
金国经过大半年发展,肯定不止最初的三千人了,他再次问道:“那这次女真出动了多少人马?”
高俅伸出两根手指,“两万!”
‘三千吊打二十七万,两万追杀七十万,这完颜阿骨打莫不是有主角光环不成?!’
高世德继续和高俅谈论两国战事,他也知道了很多内情和时事。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代运输不便,长途行军往往需要征发大量军夫运输粮草。
辽主号称七十万大军御驾亲征,其实仅有十多万是作战部队,五十多万是没有战斗力的后勤军夫。
高世德心中对金国的战绩虽然还是有些震撼,却也不是不能接受,毕竟最初听老高说,两万女真灭七十万辽军时,他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属实太逆天了。
自那两场大战之后,金国开始整合东北各部族势力,诸如完颜三部,徒单部,乌古论部,蒲察部,东海女真(五国部)……
也武力收复一些部族,诸如纥石烈部、温迪痕部……
金国的力量日益壮大。
而辽国开始一蹶不振,辽境内本来就小规模起义不断,这下更是烽烟四起自顾不暇。
最著名的当属一个名叫高永昌的裨将,他占领了包括辽国东京在内的八州五十余县,自称大渤海皇帝,建国号“大元”,年号“隆基”。
渤海国在金辽之间,西边被辽军镇压,屡战屡败,东边向金国求援时又不肯归降于金,次年被金国所灭。
第三年金国打着停战的旗号,但小规模战役频发,不断侵蚀着辽国疆土,第四年基本已经停战了,如今是第五年。
金国人野心极大,现在之所以停战,那是因为他们底蕴不足。
须知,打天下靠刀,坐天下靠道。
军事占领不等于政治控制,武力征服 不等于人心归附,资源掠夺更不等于长治久安。
从游牧部落发展成朝廷,构建出职能全面的官府机构,绝非朝夕之功。
女真人不得不面对层出不穷的治理难题,好在他们可以捡现成的,直接任用辽国投降的官员,补充进他们的朝廷班底。
他们也急需组建起一支庞大的军队,与辽国的整条临时边界线,都需要大量驻军,境内各地也需要驻军维稳。
经过语言艺术熏陶的高世德,自然不缺话题,两个坏蛋在书房聊天,时不时还有‘嘎嘎嘎’的笑声传出。
……
天色渐晚,高世德再次回到自己的小院也有些饿了,不知是培源丹起效果了,还是今天消耗太大导致的,总归补补准没错。
“高大你吩咐一下,可以上菜了!”
“好的衙内。”
锦儿给高世德斟好茶水,见他完好无损,小心地问道:“衙内,太尉大人没有责罚你吧?”
谎话在高世德这里,那是张嘴就来。
“怎么没有,本来我看他心情不错,就说了出来,没想到他听完大发雷霆。
也不知他从哪里抽出个木棍,说要打断我的腿,追着我就打,我害怕就把你供出来了。”
锦儿听了脸色煞白,手脚都在不听话的哆嗦,根本控制不住。
‘连衙内都要被打断腿,那我还有命在?’
“锦儿,也怪你倒霉。那玉佩竟是我干娘家祖传的,传到我这儿,被打碎了,你说他能不生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