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那个~清照” (第1/2页)
【李清照配图】
潘金莲给高世德倒茶,锦儿给他捶背,三人说说笑笑,好不惬意。
高世德将潘金莲拉到自己的大腿上,他很喜欢这个姿势抱着潘金莲。
感受着大腿上传来的柔软,他赞美道:“金莲你真美、就跟一朵花一样。”
潘金莲如今也是过来人了,她靠在高世德怀里,轻声问道:“是吗?衙内看我像什么花?”
高世德略一思索,大手向上一滑,悠悠道:“向日葵。”
潘金莲俏脸微红,不解道:“为什么是向日葵?”
“嘿嘿,因为它的花盘又大又圆!”
高世德如此说,惹得潘金莲一阵娇羞。
锦儿好奇道:“衙内,那我呢,我像什么花?”
“你啊,你是豆芽菜!”
“讨厌,我不给你捶背了。”
“好了好了,你是百合花,清纯靓丽。这个比喻怎么样?”
“嘻嘻,这还差不多。”
高世德坏笑道:“走,我带你们进屋看一件好宝贝!”
潘金莲好奇道:“什么宝贝呀?”
锦儿可是深受其害,她小嘴一撅,“嘁,衙内又要骗人了。”
“什么意思啊锦儿?”
锦儿红着脸也不回答。
高世德拉着二女的手进屋,他随手取下腰间的一块玉佩,“这是我新得的宝贝。我给它取名“荧光”。”
锦儿眨着大眼睛:“荧光?”
高世德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嗯,因为它在晚上能发光!”
“真的假的?可现在是白天啊。”
高世德嘴角上扬,“呵呵,当然是真的了,金莲,你去把窗帘拉上!!!”
……...
翌日,高世德在太尉府搜集了几套书稿,随后又带上一盒糕点,前往李清照所在的府邸。
门房恭敬道:“衙内,您回来了!”
高世德进自己的府邸,自然不需要下人带路,不过他让人先通报给李清照知晓。
他走过去时,李清照已经俏生生地站在门口等着了。看到高世德后,她笑着道:“你来了。”
“嗯,我带了一盒糕点,待会儿你和伯母尝尝。”
走进屋子,王佩宁半坐着身子靠在床头。
“呵呵,伯母的气色看起来好了很多!”
王佩宁笑道:“高公子来了,快坐下说话。”
床边有一张锦凳,想来是刚才李清照坐过的,高世德坐下还能感受到一丝温热。
李清照坐在床沿上,她握着母亲的一只手。
王佩宁道:“我也感觉自己好很多了,都要多谢高公子的神药,不然我怕是挺不过这道难关了。”
“伯母哪里话?您吉人自有天佑。伯父的事我昨天请义父出手帮忙,他已经修书给岭南的官员了。想必那边收到信,很快就会送伯父回来。只是路途比较遥远,想得到确切消息恐怕还要再等几日。”
“那太好了。”
王佩宁母女听了高世德如此说,都非常高兴,两朵母女花开心地抱在一起,王佩宁眼角有泪水滑落。
“娘?”
“没事儿,娘这是开心的,就是太激动了。”
李清照也是眼圈红红的,她轻柔地替母亲擦掉眼泪。
王佩宁道:“高公子,你对我们家的恩情太大了,我们都不知该怎么感谢你才好。”
“伯母您不用放在心上,其实我也没做什么。”
“清照,你也陪我这么久了,娘有些累了,想休息一会儿,你和高公子出去聊吧。”
“嗯。”李清照看了眼高世德,她有些羞涩地应了一声。
二人并肩在院子里漫步,这里环境优美宁静自然。
“清照,你文采斐然,这次来我给你带了些书稿,你看看喜不喜欢。”
李清照的爱好就是读书,她惊喜地接在手中,“呀,这是李白的《永王东巡歌十一首》,还有杜甫的《杜工部集卷一二三》。这是记录安史之乱后永王东下的情景。谢谢衙内,这两本诗集我很喜欢。”
“呵呵,你喜欢就好。”
两人闲逛到一座凉亭坐了下来,他们有说有笑地聊文学,聊历史。
高世德有更加宏大的世界观,有时他的一些话会让李清照觉得耳目一新。
…...
太尉府,康平小院。
高世德道:“昨日我在苏先生府上结识了一位大才女,明天带你们去认识一下吧。”
锦儿道:“哦,怪不得你一大早就跑出去了,她是不是很漂亮呀?”
“嘿嘿,那是自然……”
翌日,锦儿、潘金莲跟随高世德一起去拜访了李清照母女。
三女初次见面,相处还算融洽。
只是之后高世德再去见李清照,二女都选择待在太尉府练习舞蹈,给他们创造独处的时间。
一连几日,高世德每天都去找李清照聊一会儿天,两人已然成了好友。
……
高世德刚回到太尉府,锦儿跑上前道:
“衙内,今天工部尚书府的人送来了两个礼盒,说是您让打造的兵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