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王少,格局呀! (第2/2页)
有个男子啧啧称奇道:“这俩人咋恁黑呢,比我那啥皮都黑!”
“是啊,黑的跟炭一样,都看不到他们的脸在哪!”
有人打趣道:“这要是夜里他们呲着牙乱跑,保准让人以为牙成精了,在半空飘呢!”
一个老妈子打个哆嗦道:“哎呀妈呀,你快别说了,听着怪吓人的,他们不会是妖怪吧?”
一个行商打扮的男子,一副见多识广的模样:“切,少见多怪。”
“这是大食人卖到咱们大宋的昆仑奴,在广州、泉州比较多见,与寻常那些不一样。我甚至见过比他们还黑的!”
王道平心里暗骂:‘他妈的,中看不中用的东西!’
考虑到他们黑不溜秋的,也不中看,‘妈的,银样镴枪头!’
考虑到他们都是太监,王道平有些词穷,‘妈的,废物!’
昆仑奴源自唐代,通常是指被贩卖到中原的南亚及东南亚黑肤色土著。
马来语中的“kUlOn”,意为黑皮肤,直接音译就是“昆仑”。
昆仑奴的体貌特征为:黑肤、卷发、矮身、善潜水、体格强健。
李逵:谁在拐着弯说俺铁牛?俺可不会游泳啊!
少量经阿拉伯商人中转、卖到中原的非洲黑人,虽然个子高,但因肤色黝黑,也被称为昆仑奴。
在唐宋时期,无论是东南亚略黑,还是非洲黢黑,他们能出现在中原,不可能是来旅游的,都是被卖过来的。所以,他们是奴隶。
奴隶与奴仆是两个概念,奴隶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通常不具备繁衍后代的权利。
外来奴隶更是如此,这也确保了血脉的纯净。
而非洲黑人来自更遥远的地方,由于运输不便、中途损耗等诸多因素,导致数量并不多,在中原形成了物以稀为贵的局面。
再加上他们的体格普遍更为魁梧,所以价格要比普通昆仑奴贵上好几倍。
拥有别人没有的稀罕物,通常是财富与地位的象征,平常带出去溜溜,是很有排面的。
所以,来自非洲的昆仑奴比较抢手,又进一步抬升了价格。
由于非洲黑人的遗传基因非常强大,若有人利用黑人与别的奴隶配对,将会拥有源源不断的“高贵”黑肤奴隶。
阿拉伯商人为了杜绝这类事件发生,他们会先把非洲黑人进行物理阉割再贩卖,以此达到垄断市场的目的。
这一点就很灵性!
王道平朝着地上的几个狗腿骂道:“死没死?没死赶紧给老子爬起来!”
说完,他转身快步离开了,‘妈的,此仇不报非君子。’
几个狗腿连忙跟上。
王道平是犯罪吗?肯定是,但抓他没有意义。
因为一旦上了公堂,王道平会把锅甩到黑人身上,说他们是自作主张,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而认罪的黑人,恐怕第二天就会被放出来。
就在这时,白宏远带着一队差役赶到了,李都头忙拱手道:“见过白巡察!”
白宏远没有回应,直接快步来到高世德面前见礼,“衙内,您没事吧?”
“呵呵,我没事,你有心了。”
白宏远一直念及高世德的恩情,得知高世德在街上揍人的消息后,他第一时间就赶了过来。
他虽然是小人物,但有时候,小人物有小人物的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