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岁岁文学 > 何日雁北归 > 第六回 临安城御街 小胡同混战

第六回 临安城御街 小胡同混战

  第六回 临安城御街 小胡同混战 (第2/2页)
  
  结果对面十几个,自己带来的那俩人,让对面塞牙缝估计都不够。
  
  但这些流氓并没有迅速冲过来,反而是让开了一条道,从人堆里走出来一个不到1米6的小胖子,长得矮吧也就算了,还一脸的麻子。
  
  就这模样,要是有个选丑比赛,这货肯定是冠军。只见这小胖子嘴角上扬,一副谁也不服的样子,走出了人群,看了看站在胡同口的宋宇就一个人,不禁哈哈大笑“;本少爷当是哪路神仙呢,原来就是一个疯子。”
  
  说完冲着身后的壮汉怒了努嘴“:照死里打”。
  
  说时迟那时快,身后的余阶和程保赵国俩人也推着车赶来了,三人眼见胡同里涌出来一群壮汉,冲着太子而去,顿时大惊失色。
  
  也顾不得那许多了,扔了小推车冲着那群壮汉打将过去。由于出门之前和程保赵国俩人说了穿便装,所以俩人也没带刀,而余阶文人打扮,更不可能带武器了。
  
  三人就这样赤手空拳的和十来个流氓打在了一起。本来宋宇撸袖子就要冲上前去帮忙,可随后便发现程保赵国这三人似乎都是练家子,赤手空拳和十来个壮汉打,竟然没没有一个漏网之鱼冲到自己身边。
  
  就这样,宋宇索性在一边饶有兴致的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宋宇心里暗道:今天真是开了眼了,原来这武功并非花架子,倒没后世那么夸张,一骑当千什么的。但以一敌十还是有可能的。
  
  就像现在,这三人中的程保,赵国拳脚姿势颇为相似,应该是一个师傅教的,怪不得自己让程保喊人,他喊来了赵国。看来这俩人还颇有渊源。
  
  但他俩这路功夫,明显没练到家,姿势十分笨拙,身上已经被对方踢出了不少脚印。
  
  反观余阶那边倒是轻松了许多,余阶并未动用双手,一直潇洒的背着手,用双腿踹来踢去。
  
  不过就是这腿法,对方三五个大汉却不能近身,对方拿刀来砍,余阶只是身体一闪,右脚一踢那刀便被他踢出去老远。
  
  没多久围着他的那几个大汉便都被卸了兵器,只能赤手空拳的挨踹。看到这里宋宇不禁暗暗叫好,没想到这余阶瘦瘦弱弱的一副书生模样,却深藏不漏。怪不得人家投军后,能从小兵做到一方统帅,显然是有真本领傍身。真是不能小看了这些古代的名人啊。
  
  可是等宋宇转过脸来再看程保他俩时,不禁无奈的摇了摇头,程保还好点,此时夺了对方混混手中一把朴刀,呀呀呀杀猪似的边喊叫边胡乱挥舞。
  
  周围几个混混也不知是被程保的喊叫声震慑到了,还是害怕程保手里那把胡乱挥舞的朴刀伤到自己,愣是没人敢上前一步。
  
  不过看得出来程保是在硬撑,脑门上豆大的汗珠子不停顺着脸颊流淌,显然到了力竭的档口,落败是早晚之事。
  
  赵国更别提了,此时已经被打翻在地,五个壮汉正围着他爆踩,他现在躺在地上只有招架之力,想起身再战已经是不可能了。
  
  看到赵国倒地,宋宇这心里有点慌了,赵国可是拖住了五个壮汉,他要是落败,这五个壮汉下一个对手就是自己。
  
  可要是自己冲上去救赵国吧?估计也是盘菜,地上再多个人的事...
  
  要说这不会武功的人,一到性命相关的时候,都会想到找件武器防身,宋宇也不例外,可翻遍了身上,除了点散碎银子,就是身后背的那把戒尺了。
  
  那东西打手心还行,打人实在不靠谱。无奈之下,宋宇开始扫视周身附近,想在路边找块石头或者木棍什么的,给自己壮胆。
  
  不过石头没找到,倒是找到块大青砖,也不知道这宋朝的烧砖师傅手艺怎么样,结实不结实,不过光看这块转的个头,就比后世的板砖大了两倍有余。
  
  宋宇不动声色的摸过去,一只手将砖拿在手里掂了掂,还挺沉。索性便抱在了怀中,开始在人群里寻找那些个长的寒碜的,欠拍的目标。
  
  找来找去,发现对面那群壮汉一个个都跟健美教练似的,露着黝黑的小肌肉,估计哪个都不好惹。
  
  正垂头丧气的时候,忽然想起刚才那个小胖子来,暗自奇怪这小子哪去了?找来找去才发现,原来这货被混战的人群挡在了后面,只见这货一脸的坏笑,双手抱胸,斜着个脑袋,很悠闲的看着这群人混战。还不时地指指点点,让往死里打。
  
  宋宇在心里骂道:孙子,在这呢,胆还挺肥,身边一个人都没留,看本太子偷偷摸过去,给你开了瓢。嘿嘿!
  
  想到此,宋宇便和这混战的人群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动声色地,从麻子脸的视野盲区向他摸去,等到离那货约摸不到二十米的时候,宋宇突然一个加速,双手举着板砖,呀呀呀的怪叫着冲了上去...
  
  事后据当事人宋宇描述,自己是很有风度的,丝毫没有发出任何声音的冲了过去。
  
  据被救的两位女子描述,太子殿下当时叫了,叫的好大声呢...
  
  据被害人描述,当时宋宇不但怪叫了,还空出来一只手,擦了擦鼻涕...
  
  这些人里,余阶证词比较符合事实。他声称殿下根本没怪叫,并且以自己的前途做担保。
  
  历史称谓解析:可能有很多人看了本书的称谓会有点不解,在这里我得把大多称呼说一下,对于这些侍卫一般自称小人,小的,在下,属下,小将。女性称呼自己奴家,妾身,小女子。而当官的都在自己称谓前加个本字,比如本官,本提辖,本相。太监们自称小侍,本内侍,咱家,本监,小臣。而民间和太监多称呼皇帝为赵大官家,官家。总之宋代普遍在自己称谓里加“奴”的只有女性。千万不要拿清代的称谓说事,大清的官员,太监,将军,都以为奴为荣,比如家奴,奴才,奴婢,老奴,皇上称呼下边人那更简单了,不管文官,武将,一律都是狗奴才。这是人家的文化属性和政治制度决定的。在元朝以前,不管对方男性身份多低,你加个奴字,就是骂人的。例如著名的三姓家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