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回 谈海外诸国 说塞北强掳 (第2/2页)
宋宇叹了口气“:我所忧虑的倒并非史弥远之众。实是塞北强虏。现今蒙古已攻灭西域强国花剌子模。掠夺财富人口无数。版图更是我大宋的数倍。在北方,曾经骄横的金人已被迫迁都汴梁,凭借黄河苟延残喘而已。若是我等再不努力,只怕灭国之日不远矣。”
宋宇的话,将眼前的余阶说的陷入了沉思,良久才开口说道“;殿下,这蒙古崛起不过十数年而已,小弟一直忧虑的乃是金人。今日听完殿下所说,这蒙古实力竟如此强悍?”
宋宇一脸严肃的说道“:何止强悍,简直恐怖。蒙古人尚未从荒蛮之中走出,残忍成性,所攻城市,并为焦土。曾经显赫一时的花剌子模,被攻灭后,两千余万人被杀。与灭族无异。仅攻灭撒马尔干一城,便杀的只余百人。其凶残可见一斑。若是这蒙古灭了金国,到时恐怕只会更惨。这女真人可不比当年了。当年那支女真不过万,过万天下无敌的劲旅,早已消失。摇身一变成了役使汉人耕作的地主。你让他们去抵挡蒙古人,他们舍得那金汤银勺,满屋妻妾吗?这样一支队伍,与纸糊的又有何异?我看这金人啊,外强中干,灭亡是迟早之事。虽说在咱炎黄子孙这块土地上,自古王朝兴衰本是常事。五胡乱国之时咱炎黄子孙不也挺过来了?当然这不得不感谢那个叫冉闵的,史书骂了上千年的悲剧英雄。是他让五胡知道,炎黄子孙不光能当羊吃,还能发布灭胡令这种东西。如今形式,与那时虽有些相似,但又大不相同。那时的五胡人数居少,且大数都崇慕华夏文化。而此时的蒙古幅员万里,骑兵数十万。更兼一批久经征战的蒙古将领统御。这样一个国家,民族自尊心极强,岂会完全融入别族文化?”
余阶鼻子抽了抽“;殿下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自古这北人骑兵虽善野战,但却不长于攻城。到时殿下掌权,可于边塞险要处建城屯兵屯粮。自古攻城一方,向来便是以十换一。如此耗他个十年八载。任他百万骑兵,又有何用武之地?”
宋宇听到余阶这一席话,陷入了沉默:乖乖,这不就是余阶守四川时施行得山城防御战略吗?想不到我一席话,竟然让这个战略提前二十余年从他嘴里说了出来。
想到这里,宋宇干脆清了清嗓子,继续点拨余阶道“:余兄弟可知前任荆襄制置使赵方?”
余阶听宋宇话题一转,有些反应不过来,思虑了片刻说道“:莫不是数度破金那人?”
宋宇一听余阶知道,也不想再卖官司,笑着对余阶说道“;这赵方破金,用的乃是兵民合一之道。”
余阶听的云里雾里,眨着眼睛问道“:殿下,何为兵民合一?”
宋宇哈哈一笑“:便是发给百姓武器,平时训练耕种。金人来时,悉数上阵,所以他对金人,胜多败少”
余阶恍然大悟“:殿下是想他日掌权后,大范围运用此法?”
宋宇看余阶醒悟,拍了拍她肩膀,却又摇头说道“:这种方法,只能有德者用之,若是无德如史弥远,恐怕老百姓拿起武器的第一时间,是先杀了他史弥远。”
余阶不好意思的摇了摇头“:看殿下说的极是。若这些个百姓到时得了武器,不杀敌,反倒杀起我等,岂不自讨苦吃?”
宋宇忍不住笑了出来“:哈哈哈...余老幺,你对自己的道德水平这么没信心?”
“:这,...小弟倒是有信心操守君子礼仪,只怕百姓不买单啊。”
“:向来百姓反叛,无非为的是杀贪官,灭土豪。你我二人既非贪鄙之人,又非富裕欺弱之人,何惧之有?”
余阶砸吧砸吧嘴,还想说话,却听得甲板之处传来‘垮垮垮’得,整齐步伐之声。寻声看去,便见一众兵丁迈着整齐的步伐,向自己两人走来。
待走到近处时,王坚指着这些士兵对着宋宇说道“:殿下,这些士兵都是经过小将挑选,专门保护殿下安全的。还请殿下查验。”
“;王将军,我与旁边这位余兄弟皆不识水战,此次运粮便有劳你指挥了。”
王坚显然有些受宠若惊,刚想跪下行礼。却被宋宇一把扶住“:哪来那么多礼数,今后王将军若是赏脸,便和我兄弟相称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