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回村给孙子上族谱 (第2/2页)
听说他们一家不仅在镇上买了地,还盖了一座青砖大瓦房,同村和姜翠山家交情不错的人去回来,说是比族长家的房子还好。
后来村里人都知道他们家养猪、养鸡出名了。
族长还因此亲自上门找姜翠山,让他教村里人,姜翠山用心教了,但对于粮食都不够吃的他们,养猪还不如上山打猎。
最终,姜瑶推荐村里人养羊,靠山村虽然土质不行,但野草多,养羊很合适。
如今,村里勤快一点的人家都养了几只养,每天下地干活时,赶到旁边的荒地里去吃草,一年也能多挣几两银子。
至于姜瑶为什么要帮村里?
一是:这个时代的人如果和族人决裂,被逐出宗族,是件很严重的事,很多外人不管你为何和族人闹翻,他们只单方面认为被逐出族的就是品德有问题。
而要改变别人对你这固有的印象,除非是哪天飞黄腾达。
二是:靠山村虽然封建愚昧,但也没有出现过那种枉顾人命,最多就是打打嘴仗,说说闲话。
村民里也没有那种作奸犯科的人,族长虽然有自己的小私心,但也没对他们家做过什么伤天害理之事。
既然这样,在没有损害她们家利益的情况下,帮一把又如何!
做事留一线,说不定,以后的子孙后代真可能回村里来避难呢!
“翠山,镇上有活记得找我啊!”
“翠山,你帮忙问问,那些个当兵的,还有没有在镇上安家需要娶媳妇的,我家妮可能干了!”
“翠山......”
眼见姜翠山给姜军上完族谱要走,村里人纷纷围过来攀交情!
今时不同往日,姜翠山已经成为他们仰仗的存在。
今年姜瑶怀孕,家里粮食收割时,姜翠山请了村里几位老实能干的族人帮做活,给工钱还吃得好,回来时人都胖了一圈。
还有这几年,姜瑶在镇上混得还行,认识了不少人,消息渠道广了!
一些地方需要招短工、临时工时,她都会告诉姜翠山,可以给和他们家关系不错的人家安排。
比如,他爸的好兄弟姜大柱被姜瑶介绍到客栈里做杂工。
今年他家和姜瑶同岁没有缠足的闺女,被姜翠山牵线嫁给了,原本要和姜瑶相亲的退役军人。
那人家里只剩他一个人,当初被抓了兵役,如今回来,父母都去世了,所以才会答应做上门女婿。
除了年纪大点,没有什么毛病,还是个有手艺的,木活做的活灵活现,因手艺好,如今带着新婚妻子在镇上安了家。
姜瑶姐妹四人,各个嫁得好,特别是入了族谱的姜耀,更是凭一己之力,让他们一家在镇上站住了脚。
这在靠山村村民眼里,推翻了他们从前认为小脚才能嫁好人家的认知。
前段时间,大柱叔的闺女来家里说,现在靠山村好多女孩出生都没裹脚了,只有那认死理的还在坚持。
值得一说的是,族长家到了年纪的小孙女也没裹脚。
初听时,姜瑶很诧异!
但后来一想,也就明白了!
当利益足够诱人时,有些规矩也会改变的。
姜翠山给小姜军上族谱时,还发现一件事,姜瑶名字哪里有涂改,族长解释,当初写的时候不小心沾墨了。
姜翠山轻笑,心里明白哪里是沾墨!
不过是想掩盖女子入族谱的事!
如今,耀儿还算争气,还有了子嗣,自然又修正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