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临阵磨枪?还能一发命中,神了! (第1/2页)
指挥部内。
观察台。
李云龙,楚云飞,方立功,师长等人一个个全都拿着望远镜眺望远处的飞机。
“这什么情况?”
“空投?”
所有人都被小鬼子的操作给整懵逼了。
“他娘的……”李云龙无奈的说道:“好不容易困住了竹下俊这个王八蛋。”
“眼看就要弹尽粮绝了……小鬼子这个时候来一个空投……真他娘操蛋。”
李云龙满脸的不甘。
楚云飞:“云龙兄,你也别太自责了,据我所知,小鬼子陆军没有运输机,海军倒是有……”
“如果小鬼子要是动用了海军运输机给竹下俊运输补给的话。”
“那足以说明,平安县战役不止是一个简单的战役,而是中日大决战!”
这件事惊动日军高层。
为了挽回脸面也好,为了小鬼子的尊严也罢。
甚至可以说为了干掉八路军……华北方面让陆军和海军合作了!
这是非常难得的。
因为在二战期间,日军海军与陆军的合作非常有限,甚至因严重矛盾导致作战协同低效,派系斗争贯穿始终。
例如1941年偷袭珍珠港时,陆军配合海军输送兵力占领东南亚部分岛屿。
1942年中途岛战役前后,陆军在南洋的作战与海军的海上掩护有短暂协同。
但多数关键战役中,双方因资源争夺、指挥权分歧等问题缺乏配合。
例如太平洋战场后期,海军航母舰队与陆军地面部队各自为战,难以形成有效反击。
而这次,一个平安县战役就让他们走到了一起。
就足以说明,日军高层对于此次战役的重视程度。
因为,一直以来,日军的海军与陆军都有核心的矛盾。
小鬼子的工业资源有限,海陆两军在军费、钢材、石油等战略物资分配上长期对立。
海军需要大量资源建造航母、战列舰。
陆军则侧重扩充师团和火炮,双方经常为预算争吵,甚至互相拆台。
而且,陆军主张“大陆政策”,以龙国、东南亚为扩张核心,认为应优先击败毛熊和龙国军队。
海军主张“海洋政策”,认为鹰酱是主要威胁,应控制太平洋,与鹰酱决战。
这种分歧导致日军在二战中始终没有统一的全球战略,兵力分散。
不过,最大的问题是军种对立。
日军陆军起源于明治维新时的藩阀军队,海军则受约翰牛影响较深,两者从建立初期就存在派系隔阂,加上日军部制度缺乏统一指挥机构(没有真正的“总参谋部”协调),矛盾难以调和。
所以,形成派系斗争。
两军甚至在武器制式上故意对立(如陆军研发自己的潜艇,海军搞自己的坦克),拒绝通用技术。
到了太平洋战争后期,陆军隐瞒本土防御计划,海军则对航母损失情况保密,导致美军登陆时日军应对混乱。
高层将领互相攻击,例如陆军大臣与海军大臣在战争决策上多次冲突,影响作战效率。
“这是一个不祥的作战信号啊!”
120师师长:“这已经不是一场地域性战斗了,而是上升到大决战的层面。”
“战略意义重大。”
不愧是平安县格勒战役。
足以影响战争全局。
李云龙倍感压力:“既然这样,平安县应该速战速决。”
“对,等小鬼子的空袭过后,我们一口气拿下平安县。”
“不能让更多的部队卷进来了……”
到时候,将会一发不可收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