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天子,永远只能凝视前方 (第1/2页)
紫禁城里。
朱由检一夜未眠。
卯时。
天光,尚未蓄足撕裂整个京师夜幕的力量。
万籁俱寂,唯有寒风在高大的宫墙之间穿行,发出细微而悠长的呜咽。
朱由检坐在那张雕花紫檀的龙椅上,手中捧着一盏滚烫的茶,蒸腾的热气模糊了他那张看起来依旧年轻的脸,但若是细看便能发现,他的眼神中没有年轻人那种迷茫与青涩。
昨夜他几乎没有合眼。
就在这时,暖阁外传来了一阵轻而有序的脚步声。
“皇爷,“王承恩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周提督求见。“
朱由检的身体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震,他那一直随意搭在御座扶手上,因为血液不畅而有些冰凉的手指,在这一瞬间下意识地死死攥紧了那用整块黄金雕成的龙首。
坚硬而冰冷的触感,让他那有些飘忽的心神重新安定了下来。
他没有回头。
御座的设计本就不允许他轻易回头,天子,永远只能凝视前方!
“宣。“
周全走了进来。
他来到御座之前约五步的距离精准地停下,撩起衣袍,动作流畅而又标准地单膝跪地。
“臣周全,叩见陛下。“
朱由检示意他平身,但周全并没有起来,依旧保持着跪姿。
“事情办得如何?”
他问得很平静。
但只有朱由检自己知道,那藏在宽大袖袍之下的手心,早已沁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周全依旧保持着单膝跪地的姿势,头微微低垂。
“回陛下,京城之内所有预定目标已尽数肃清。”
“礼部右侍郎周延儒,詹事府少詹事冯铨,工部郎中李长庚……等,名册之上所列十三名官员,已全部锁拿归案,现正关押于西厂新建诏狱之中,等待陛下发落。”
“城中晋商所属,大盛魁、蔚丰厚、日升昌……等大小商号、票号、会馆,共计十七处据点,也已全部查封。”
“过程中遭遇持械反抗者共计一百一十二人,按照陛下旨意,尽数就地格杀,无一走脱。”
周全的汇报简洁清晰,充满了朱由检刻意培养出来冰冷的效率感。
朱由检静静地听着。
他那紧握着扶手龙首的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微微泛白,甚至发出了“咯咯”的轻响。
成了。
但现在还不是笑的时候。
朱由检的目光变得更加深邃,也更加锐利。
“证据呢?”他沉声问道,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这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抓人,查封,杀人,这些都只是手段,是过程。
他要的是结果,是能让满朝文武,尤其是那群最擅长颠倒黑白党同伐异的东林君子们连一个辩解的字都吐不出来,只能引颈就戮的铁证!
“回陛下,证据在此。”
周全的声音依旧平稳,他将一直随身携带的三个用厚重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木匣高高地举过了头顶。
王承恩立刻会意,他几乎是小跑着上前,动作轻柔而又迅速地从周全手中接过那三个沉甸甸的木匣,然后转过身迈着碎步,像捧着三颗人头一般,恭恭敬敬地将它们呈送到了朱由检的御案之上。
朱由检的目光扫过那三个木匣,没有立刻打开,而是先伸出手指轻轻叩了叩最左边那个。
“此为何物?”
“回陛下,”周全禀道,“此为账。晋商大盛魁、日升昌等十七家商号票号之内联总账,以及与京中诸位大人往来之流水细目。”
朱由检示意王承恩打开。
木匣开启,一股陈年墨香与血腥气混合的诡异味道扑面而来。
里面并非散乱的账本,而是一本用整块鲸鱼皮作封面的巨大总账,封面上用烙铁烫着四个大字——《大盛魁内联账》。
朱由检翻开账册,里面的字迹细密如蚁但又清晰无比。
目光随意所及,便已让他瞳孔骤缩。
“天启五年,七月十九。玉斗兄,润笔,一万二。”
“玉斗”正是礼部右侍郎周延儒的字。
仅仅这一行字说明不了什么,东林党人有一万种方法将其解释为文人间的正常馈赠。
但朱由检的手指顺着这一行往右边轻轻一划,那里用极小的字迹备注着一行编号:“日升昌,甲字柒叁贰号”。
他抬了抬下巴。
王承恩立刻会意,从账册底下抽出一张早已备好的票号存根,正是日升昌票号的正式存根,桑皮纸质地坚韧,上面的编号赫然便是“甲字柒叁贰号”。
存根上写得清清楚楚:凭票兑付纹银壹万贰千两整,而在收款人签名处是三个风骨卓然的大字:“周延儒”,旁边还盖着一方鲜红的私印——“延儒私印”。
账、票、人、印,丝丝入扣,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
朱由检面无表情地合上总账,又叩了叩中间的木匣。
“此又为何物?”
“回陛下,此为‘信’与‘文’。”
第二个木匣打开,里面是厚厚一叠书信,以及一份用黄绫精心装裱的礼部题本和一份兵科抄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