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优秀评选(三) (第1/2页)
法律系的小会议室里,气氛庄重而略显沉闷。长方形的会议桌擦得锃亮,反射着屋顶日光灯清冷的光。江芸坐在主位,左边依次坐着潘禹会、温宜;右边则是陈秋铭、娄越和翁斯桐。
潘禹会清了清嗓子,打破了室内的寂静。他面前摊开着笔记本和几份文件,圆圆的脑袋在灯光下显得更加光亮。“今天召集各位老师开会,主要议题就是确定本学期校级评优的推荐人选。学工处的文件我已经提前转给大家了,据了解,各班都已经初步确定了推荐名单。”他的语调带着惯有的官腔,“我们今天开会,就是集中讨论一下这些名单,最终确定下来,然后按要求进行公示。首先,请陈秋铭老师介绍一下四班的情况。”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陈秋铭身上。他坐直身体,翻开准备好的材料,语气平稳地开始汇报:“好的,潘主任。第一项,三好学生。系里分配给我们班三个名额。我们严格按照文件规定的程序,综合考察了入学以来三个学期的学习成绩、综合测评排名,并组织了班级民主投票,最终根据积分排名,确定推荐的三位同学分别是:金叶子、郑燚和诸葛宁静。”
江芸微微点头,示意道:“陈老师,请你详细介绍一下这三位同学的具体情况吧。”
“好的,江主任。”陈秋铭调整了一下坐姿,首先看向温宜,语气中带着尊重,“首先说金叶子同学。她从入学开始就一直担任班级团支书,过去温宜老师担任班主任时也非常重用她。”
温宜闻言,脸上露出些许复杂的表情,但很快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陈秋铭的说法。
陈秋铭继续介绍:“金叶子同学工作能力非常突出,团支部的各项工作在她带领下,都能出色、高效地完成。她的学习成绩尤其优异,三个学期的总平均分排在班级第一位,同时也是我们法律专业的全系第一名。”他顿了顿,补充了更重要的一点,“此外,金叶子同学非常注重社会实践,积极参加了新州市团委组织的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并且连续两次获得了‘优秀大学生’的荣誉。”
江芸脸上露出赞许的神色:“哦?连续两次获得市级社会实践优秀?这很难得。看来这位同学确实是全面发展。各位老师,你们对金叶子同学作为三好学生推荐人选,有什么看法?”
潘禹会皱了皱眉,用手指敲了敲桌面,语气带着挑剔:“金叶子……我有印象。每次那个王刚跟别人发生冲突,好像都有她在场。这个同学,感觉心眼很多,挺有个性。我一直怀疑,王刚那些冲动行为,会不会是她在背后挑拨怂恿的?”他的话语带着明显的臆测和偏见。
陈秋铭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可以接受对程序的质疑,但绝不能容忍这种毫无根据的人身攻击,尤其是针对他十分看重和爱护的学生。一股热血涌上头顶,他“嚯”地一下站了起来,声音因为激动而提高了八度:“潘主任!您说的这种毫无依据的猜测是什么意思?!这是系务会议,请您对自己的发言负责!”
他的突然发作让在场所有人都吃了一惊。坐在他旁边的翁斯桐赶紧悄悄拉了一下他的衣角,低声提醒:“铭哥,冷静点……”
陈秋铭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深吸了一口气,强压住怒火,缓缓坐了下来,但眼神依旧锐利地盯着潘禹会。
温宜这时开口了,她的声音平稳,带着为往事佐证的意味:“潘主任,这个我可以说明一下。四班的学生我比较了解,王刚那个孩子就是天生的火爆脾气,一点就着,跟炮仗似的,这跟金叶子完全没关系。相反,金叶子这孩子品性纯良,做事有分寸,是非常不错的。”
陈秋铭接过话头,语气恢复了冷静,但更加坚定:“温老师说得对。金叶子同学除了自身优秀,更难得的是具有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她始终把班级荣誉放在首位,和那些对集体事务漠不关心的同学形成鲜明对比。她真正做到了‘集体高于个人’。这样的学生如果不是优秀,那什么样的才算优秀?”
三班的娄越老师也扶了扶眼镜,温和地补充道:“我也赞成推荐金叶子。上次开会我提到过,我家毛毛在足球场差点出事,多亏了金叶子同学和李一泽同学,及时出手相助。从这件事就能看出她的责任心和善良。我对她的推荐完全赞成。”
翁斯桐也小声说:“四个班的团支部工作,确实四班完成得最快、质量最高。我们都认为金叶子组织能力很强,所以她的优秀是实至名归的。”
潘禹会被众人接连反驳,脸上有些挂不住,悻悻地说:“我刚才说的也只是……只是一种猜测嘛。不过,”他话锋一转,又找到一个攻击点,“金叶子开学的时候请了一周的假,这总是不太好的记录吧?三好学生毕竟是份量最重的奖项,我认为还是要慎重考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