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的新剑 (第1/2页)
---
第六十二章:王的新剑
林渊失去力量却以意志重聚人心的举动,如同一剂强效的凝固剂,让新生崖在亡林无形的精神压力下反而变得更加坚韧。战士们眼中的动摇被一种更为深沉的责任感取代——首领已无法凭个人伟力守护大家,那么守护家园、守护彼此、乃至守护首领的重担,便落在了他们每一个人肩上。
训练变得更加刻苦,巡逻更加警惕,对符文的研究也进入了近乎疯狂的阶段。每个人都清楚,他们必须更快地成长,才能弥补首领失去力量后可能出现的战力缺口。
林渊的生活节奏也彻底改变。他不再需要长时间闭关对抗体内冲突,也无法亲临一线指挥战斗。他将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两件事上:一是凭借他远超常人的、经历过规则冲击和碎片信息洗礼的感知力,协助阿公团队进行符文解析与推演;二是如同最耐心的观察者,细致入微地审视着新生崖防御体系的每一个细节,寻找任何可能的疏漏或优化空间。
他坐在营地中央临时搭建的指挥棚下,面前铺满了兽皮绘制的防御工事图、巡逻路线图以及各种符文的能量流转解析图。他的脸色依旧苍白,身体需要依靠特制的靠椅支撑,但那双眼睛却锐利如鹰隼,闪烁着冷静分析与洞见的光芒。
“阿公,西南三号哨塔的驱邪屏障,能量节点流转存在千分之三的迟滞,长期运行可能导致局部过热,建议将第三、第七符文线的能量导流角度调整半度。”林渊用手指点着图纸上的一个细微节点,声音平稳。
阿公凑近仔细查看,又拿出符文工具现场测算,片刻后,眼中露出惊叹:“果然!老朽之前只觉得此处能量略有淤积,却未曾想到是角度问题!大人您这感知……”他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即使失去力量,林渊对能量本质的理解和洞察力,已然达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境界。
“赤羽,明日巡逻队轮换,将甲队与丙队的巡逻区域对调。甲队更擅长应对突发遭遇战,丙队则对能量痕迹感知敏锐。对调后,能更好覆盖不同区域的潜在威胁类型。”林渊又转向正在汇报的赤羽。
赤羽略一思索,便明白了其中深意,郑重点头:“是!我立刻调整。”
他不再是挥舞着最强之矛的猛将,而是化身为运筹帷幄、调配全局的统帅。他的“力量”,体现在对细节的掌控、对资源的优化、对人心的洞察之上。这柄“新剑”,看似无形,却精准地嵌入新生崖防御体系的每一个关节,使其运转得更加高效、坚韧。
数日下来,新生崖的防御在悄无声息中完成了一次精细化升级。驱邪屏障的运行损耗降低了近一成,巡逻队的预警效率和应对针对性显著提升,甚至连战士们修炼岩火之力时,都能得到林渊根据个人情况提出的、一针见血的微小调整建议,进境速度反而有所加快。
众人对林渊的敬畏,并未因其失去力量而减少,反而转化为一种更深层次的信赖与依赖。他或许无法再一拳轰碎怪物,但他的智慧与洞察,已然成为新生崖不可或缺的“基石”。
然而,亡林的试探并未停止。那些出现在反光中的诡异“倒影”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虽然依旧无法造成实质伤害,但其带来的精神骚扰不容小觑。更令人不安的是,一些战士开始报告,他们在深夜值守时,会偶尔听到一种极其细微的、仿佛来自地底深处的……啃噬声。
这声音若有若无,时断时续,即便用侦察符文石探查,也难觅其源,仿佛只是幻觉。但它带来的心理压力,却比明刀明枪更加折磨人。
林渊高度重视这个现象。他让赤羽加强了地底震动的监控,并亲自询问每一个听到过啃噬声的战士,记录下声音出现的具体位置、时间和当时的感受。
“声音很轻,但很密集,好像……有很多小东西在同时啃咬着什么坚硬的东西。”一名战士回忆着,脸上带着心有余悸的苍白,“就在我脚下不远,感觉岩层都在微微震动,但仔细去听,又好像什么都没有。”
“位置不固定,昨晚是在东侧储水窖附近,前晚是在新生崖南坡……”另一名战士补充道。
零散的信息汇集到林渊这里,他整日对着地图,用炭笔标记着每一个报告点,试图找出规律。
“它们不是在漫无目的地啃噬……”林渊盯着地图上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标记点,眉头紧锁,“你们看,这些点连接起来,隐约围绕着几个关键区域——水源地、符文工坊、还有……我们脚下的新生崖核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