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断人财路,杀人父母 (第1/2页)
“联金灭辽一事,朕准备放一放……”
紫宸殿内,宋徽宗将这件事给定了调,让其他人措手不及。
无论是蔡京,还是大多数的朝臣,都没想到一心一意,只想联金灭辽。
其中固然有辽国欺辱大宋百年,大家都憋着一股怒气。
但是这件事,不仅仅只有这个原因。
灭辽,收复幽云十六州,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也是青史留名的机缘。
哪个读书人,武将不想趁着这个机会,为自己在历史上书上浓重的一笔?
无论是蔡京这种奸臣,还是童贯这种武将,都一力主张此事。
可以说,这次满朝文武,主战派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主流。
而说完大义上的理由,在朝堂的暗流涌动之下,还有不能言说的秘密。
战争一起,粮草先行。
在战争的背景下,是无数的资源和钱粮在流动,而在金钱流动的过程中,许多人都能因此获利。
可以说,皇帝对这场满朝文武期待的战争按下暂停键,着实伤害到许多人的利益。
“陛下三思,机会转瞬即逝……”
“官家,天赐不受,恐有祸端啊……”
皇帝话音落,果然跪下满朝文武,都在恳请皇帝改变主意。
皇帝顿时感觉到,一股压力扑面而来。
反而让一些人显得鹤立鸡群,比如太宰郑居中,这位名义上的百官之首,在一群祈求皇帝抗辽的声音中,显得形单影只。
虽有相位,却无相权。
但老先生孑然而立,却让宋徽宗看到了助力。
“郑爱卿,你怎么说?”
“陛下背弃澶渊之盟属不义之举,且金国虎狼之性不可信,臣担心与女真合作,乃是与虎谋皮!”
他一番话,让皇帝十分高兴。
郑居中是他一力提携起来对抗蔡京的存在,可奈何蔡京势大,生生将一位太宰逼得无人可用。
如今他为自己据理力争,却显得有些作用。
皇帝道:“还有呢?”
“这……”
郑居中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回应皇帝。
宋徽宗大失所望,只能将目光转向另外一个人,此人也是朝中少有的反对派。
“邓洵武,你说呢?”
邓洵武是知枢密院事,属于军方少有的跟童贯意见相左的反对派。
他被皇帝点名,却本能望向蔡京,见蔡京低眉顺眼不说话,又多了些许茫然。
不过皇帝的目光落在他身上,他头皮发麻,想着如何回答。
最终,他咬牙道:
“臣觉得,此事缓行!
就如陛下以昨日州桥夜市之事所言,我大宋的军队积弊已久,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
辽国虽然衰落,却还有一战之力,反而是我宋国兵士,实在……”
“邓大人,您是说我大宋的兵不如辽呗……”
王黼在此时,阴阳怪气一句,邓洵武满脸通红。
被王黼阴阳,扰乱了邓洵武的思绪,他反驳道:“我并非说我宋兵不行,而是不如辽国,诸公想想,如今朝中今日谋臣谁比赵普?将帅谁比曹彬、潘美?军队战力可比开国之初?、
太宗之时北伐尚且失败,何况如今?”
“因为那时候没有女真人崛起,威胁辽庭,所以如今才是灭辽良机!”
邓洵武本有思绪,但被王黼插科打诨,却乱了阵脚。
皇帝在边上观察,暗自叹气。
其实无论是郑居中还是邓洵武,说的都和吴晔所言不差,甚至吴晔思虑还更细致一些。
这吵吵闹闹的,恐怕已经讨论不出结果。
“今日就到这吧,诸位爱卿回去,日后再议!”
想要当个好皇帝,迎面而来的政务繁杂,让人心烦意乱,却让宋徽宗有所退缩。
他干脆中止了这场争论,择日再议。
一行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拜谢而退。
出了门,郑居中和蔡京对视一眼,前者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只是他身边的追随者却着实不多,虽然顶着宰相的虚名,却无人在意。
反而是蔡京身边,百官云集,虽不为相,却掌相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