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素描画【开创者】赵佶 (第2/2页)
皇帝的脸色涨红,承认也不是,不承认也不是。
“还好张择端那人没什么钱,去不起镇安坊,不然今日的事就难交代了!”
“好姑父,你可要帮朕保密啊……”
宋徽宗几乎用哀求的语气请求王诜。
王诜嘿嘿笑:“那是自然……”
他看似和皇帝亲近,其实一直保持足够的尊重。
皇帝得到他的保证,才松了一口气。
“这莫名的画,倒是差点害死朕!”
提起那副李师师的画像,赵佶心有余悸,他本来心理素质就不好,经过这么一吓,估计好久都不敢出宫了。
现在危机解除,他和王诜才有机会好好欣赏这幅画。
怪!
就是二人对这幅画最直观的感受。
二人都是当世最好的艺术鉴赏家,什么名家的画没有见过。
可是这样画画,却是他们想都没想过的……
首先这幅画的构图,和他们以前所做完全不同,画画的人似乎着重于捕捉某个美好的瞬间,而不是如他们画人物画一样讲究经营与布局。
国画渐进式构建,讲究“意在笔先,注重虚实相生,留白以营造意境和想象空间。
这幅画却更在意瞬间定格某种美好,笔法上层次感丰富,是另外一个极端的选择。
可是两人也不得不承认,这画极好。
它几乎独立于传统的流派之外,开启了另外一种派系的画法。
虽然画画者的手艺有些粗糙,可开宗立派这点,已经弥补了所有的不足。
“是光与影……”
皇帝首先抓到了素描最重要的元素,画画者只用明暗和光影,就勾勒出如此真实的景象。
在画的像方面,皇帝不得不承认,这个流派几乎已经达到极致。
“这画的布局,也十分新颖,这画的烟火气,有七分在布局上……”
王诜也抓住了吴晔这幅画的关键。
古人没有体会过相机,很难想象得到吴晔相机的视角,用捕捉现实作为构图,去画一幅画的场景。
大开眼界!
这是两位当世大家对这幅画的评价,
好的艺术家,有足够的胸怀去审视一件和自己的【道】并不相同的作品。
“朕必须找到这个作者,好好跟他聊上一番!”
皇帝心中的不快尽去,他对于这幅画的喜爱,已经超过了它引发的麻烦。
只是皇帝却忘了,麻烦比他想象中还要大。
“臣觉得陛下应该嘱咐一下张择端,让他别多嘴外传……”
他话音落,皇帝猛然惊醒。
对啊,这件丢人的事,可不能让太多人知道。
他赶紧派人去翰林画院,不多等一会太监回来,宋徽宗感觉天都塌了。
就一会的功夫,张择端已经将皇帝开创了一种新的写实画法的消息,传遍整个翰林画院……
赵佶想死,一夜风流造成的创伤,感觉他要用一生去治愈……
开创者?
他压根连这幅画是用什么画的,怎么画的都不知道。
他开创个屁啊!
要不是不杀读书人的祖训顶着,皇帝现在就想送张择端去见祖先。
他咬牙切齿的时候,王诜提醒他:
“陛下,现在当务之急,就是找到那位画画的人,然后……
让他闭嘴!”
一个谎言,需要用无数的谎言去弥补。
王诜给了一个中肯的建议。
话已经说出了,为了皇帝的面子,这【开创者】必须是宋徽宗。
“对对对,朕一定要找到那个人!”
宋徽宗如抓到一根救命稻草,心情激动。
找,一定要找。
但又不能大张旗鼓的找……
皇帝十分纠结。
而此时,汴梁城的一座小院里。
林火火将吴晔为自己画的素描画像递给吴晔。
“我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