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天灾人祸 (第2/2页)
可人从懵懂到熟练,期间那种茫然和笨拙,是装不出来的。
他只能将吴晔逆天的天赋,当成是他觉悟前世记忆,拥有的不同于凡人的悟性。
毕竟,吴晔前世也是个仙人。
且,皇帝越发觉得吴晔跟别人不一样。
他身边有许多贴心人,蔡京能为他敛财,高俅能陪他玩乐,梁师成,杨戬等人,也能让自己体会到当皇帝的成就感。
可这些人的影子,都能在吴晔身上看到。
通真先生,几乎无所无不能。
当然,要是他也能跟自己聊聊艺术,画画就更好了。
算了,人无完人,不能要求太高。
赵佶知道吴晔的出身,对这些并无期待。
“不打了!”
皇帝累得不行,屏退左右,然后自然而然跟吴晔走向延福宫边上凉亭边上。
鱼塘里的鱼儿,见到有人前来,自然而然聚集,想要获得鱼食。
皇帝望向水面,却发现这水位好像比上次来,真的降了好多。
他才意识到,这会雨水的问题,已经严重到一定程度。
宋徽宗怔怔地看着水面,久久不语。
吴晔站在边上,心中却知道他烦恼在哪?
这就是有人脉的好处,他还没来得及在宫里搭建自己的情报网,可徐知常已经跟他说了宫里的事。
皇帝被言官,求罪己。
这已经触及了皇帝的底线。
如果放在别的时候,皇帝颁布罪己诏并非大事,可宋徽宗以道君皇帝自居,他就是天……
让他罪己,不是等于否认他的身份?
在在这个关口,未必是如蔡京那样的大佬在背后推动这件事。
皇帝崇道,自然会有大量看他不惯的文官,想要看他出丑……
或者,不希望他成为道君皇帝。
宋一朝,不杀士的惯例形成之后,官员在谏言上十分大胆。
恶心恶心皇帝,只是小事。
“今日,有言官让朕罪己!说天无雨,乃是苍天警告……”
“这些人是见不得朕好了是吧,朕以前无为而治,这天下治成啥样,跟朕有多少关系?
出了事,就都往朕身上扯?”
皇帝情绪化的抱怨,并没有特别的意义。
不过吴晔却十分欣慰,哪怕赵佶再无城府,这样的抱怨本来就是一种信任的表现。
他低头沉吟,自己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回应赵佶。
儒家讲究天人感应,道教讲究承付因果。
无论从儒家还是道教而言,赵佶这个皇帝当得不好,天降罪罚肯定是自然而然之事。
可他是妖道,他现在要做的是在不违背他的“信仰”的情况下,安慰赵佶,获取他的信任。
“大道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道法自然,天地万事万物运行,自有其规律,等闲之时,就是大天尊也不曾想要干涉天地运转。
人确能感应天人,可并不会事事感应。
若真有那么频繁,老天爷和雷部的神仙们,不是要忙死?”
吴晔以一种轻松,略带调侃的语气,将皇帝和这件事撇开关系。
“君王无德,招来的只能是人祸,而不是天灾…”
吴晔又补上一句,让宋徽宗若有所思。
他突然握住吴晔的手:
“爱卿,这次你一定要帮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