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又何必蹚这趟浑水? (第1/2页)
翌日。
东宫的动作,快得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东宫以雷霆之势锁拿、初步审讯王顺、王达,并迅速将案情概要及涉案人犯、证据移送大理寺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快地传遍了长安城的权力中枢。
各方反应不一。
两仪殿内,李世民接到王德的禀报,手指轻轻敲着御案,半晌,才淡淡道:“知道了。”
脸上看不出喜怒,唯有眼底深处,掠过一丝极淡的、难以察觉的审慎。
这般果决……倒真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而此刻的魏王府,书房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杜楚客坐在下首,看着深陷在铺着软垫太师椅里的魏王李泰。
李泰肥胖的身体因兴奋而微微前倾,手里把玩着一枚温润的玉佩,脸上是抑制不住的笑容。
“好!好!好啊!”他连说三个好字,声音因兴奋而显得有些尖锐。
“那跛子,这次可是结结实实地踩进坑里了!哈哈!”
杜楚客微微欠身,脸上也带着成竹在胸的笑意。
“殿下所言极是。太子此番反应,看似果决,实则已落入我等彀中。他若不严办,便是包庇纵容,坐实东宫藏污纳垢、太子虚伪之名;他如今严办了,嘿嘿,柳御史那一番‘隋炀帝纳谏台’、‘纵容王世充虞世基’的类比,可就如同钉子般,楔进陛下和朝臣心里了!陛下最恨的,便是前朝那种纲纪败坏、臣子欺瞒之事!太子身边出了这等蠹虫,他这储君,识人不明、御下不严的过错,是跑不掉了!”
他顿了顿,观察着李泰的神色,继续深入分析。
“而且他动作如此之快,分明是心虚,是急于撇清!这更显得他色厉内荏!按《唐律》,监临主守贪赃,‘一尺杖一百,一匹加一等,十五匹绞’。若‘不枉法’,则‘一尺杖九十,二匹加一等,三十匹加役流’。王顺、王达所涉之财,虽非军国重帑,然其身为东宫近臣,贪墨物资,截留捐赠,影响恶劣,依律即便不处极刑,也当流三千里,遇赦不原。太子若想保他们性命,必得向陛下求情,这又是授人以柄——徇私枉法之柄!”
李泰听得心花怒放,肥胖的手指用力捏着玉佩,仿佛那是太子的咽喉。
“柳奭这次办得漂亮!本王定要重重赏他!”
杜楚客适时将话题引向下一步。
“殿下,柳御史已开得好头,接下来,便是第二步了。那些谣言早已准备妥当,只待东宫贪墨案在朝野间传开,引发议论,我们的人便会立刻在东西两市、各坊茶肆酒馆散播。内容嘛……除了之前议定的太子结党、私通突厥等,还可加上他因足疾心生怨望,暗中诅咒陛下;以及他表面勤俭,实则东宫内奢靡无度,甚至……效仿突厥习俗,行那悖乱人伦之事……”
这些谣言,恶毒而致命,直指李承乾的德行、忠诚乃至人伦,一旦扩散,足以彻底摧毁他本就岌岌可危的储君形象。
李泰眼中精光暴涨,仿佛已经看到了李承乾身败名裂、被废黜储位的场景。
他猛地一拍大腿,因激动而喘息着,声音带着一丝癫狂的快意。
“哈哈哈!好!等这些谣言甚嚣尘上,本王倒要看看,那跛子还如何稳坐东宫!到时候,本王再让你在合适的时机,就在那咨政堂,当面质问他!看他如何辩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