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为朱允炆掰掉所有的荆棘! (第2/2页)
奉天殿的烛火摇曳,将朱元璋苍老的面容映照得晦暗不明。
他干枯的手指敲击着龙椅扶手,发出沉闷的声响,一下,又一下。
“毛骧。”
皇帝的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臣在。”
毛骧的头埋得更低了,额头紧紧贴着冰冷的金砖。
“传朕旨意。”
朱元璋的目光穿透大殿的阴影,望向遥远的北方和南方,“命秦、晋、燕、周、楚、齐、蜀、代、肃、辽、庆、宁,还有……湘,诸王。”
他每念出一个封号,毛骧的心就往下沉一分。
“着他们在一个月内,动身前来应天府。为何而来?就说,为他们的好侄儿,朕的皇太孙,贺寿!”
“一个月。记住,一个月之内,人不到者,朕亲自去见他。”
最后几个字,轻飘飘的,却比千钧重锤还砸得人心口发闷。
这不是贺寿,这是催命。
这不是圣旨,这是战书。
毛骧喉头滚动,艰难道:“臣……遵旨。”
他知道,皇帝这是要将所有潜在的威胁,全都圈到眼皮子底下。
要么来应天府当个任人宰割的笼中鸟,要么就地竖起反旗,让朝廷大军名正言顺地碾过去。
好一招阳谋!
可这把火,真的不会烧到自己吗?
毛骧不敢抬头,领了旨意,躬着身子,一步一步退出了大殿。
殿外的冷风一吹,他才发觉,自己的里衣,早已被冷汗浸透。
荆州长沙湘王府内。
青铜面具黑衣人现身,禀报!
夜色如墨,将荆州长沙府笼罩在一片沉寂之中。
湘王府深处,一间雅致的书房内,烛火静静燃烧,将朱栢的身影投射在背后的书架上,拉长,扭曲,仿佛一尊蛰伏的魔神。
他身着一袭宽松的玄色丝袍,手中把玩着一只莹白剔透的玉杯,杯中猩红的酒液轻轻晃动,映出他俊美却毫无温度的脸。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却压不住那股自九幽而来的森然寒意。
一道黑影,毫无征兆地从书房最阴暗的角落里浮现。
他就像是影子本身,无声无息,直到单膝跪地,才带起一丝微不可察的气流。
来人一身漆黑的夜行衣,与黑暗融为一体。
唯一能辨识的,是他脸上那张狰狞的青铜鬼面,面具在烛光下泛着幽冷的光,双眼的孔洞深不见底,仿佛能吞噬一切光亮。
“主上。”
声音沙哑,低沉,不带任何人类的情感,像是两块锈铁在摩擦。
朱栢并未回头,只是将玉杯凑到唇边,轻轻抿了一口。
“说。”
“应天府,东宫防务已破。”
鬼面刺客言简意赅,“百鬼之中,已有三人潜入朱允炆卧房近卫之列。只要主上一声令下,三日之内,可取其项上人头。”
“皇宫大内呢?守备如何?”
朱栢问道。
“固若金汤。”
鬼面刺客沉声道,“陛下的亲军十二卫,尤其是锦衣卫和府军前卫,高手如云,戒备森严。我等……无法渗透核心。”
“杀一个没用的孙子有什么用?真正握着刀的,是那个坐在龙椅上的老头子。只要他还活着一天,杀再多的朱允炆,也只会冒出新的朱允炆。”
他拿起桌案上的一份密报,那是从应天府快马加鞭送来的,上面赫然写着朱元璋召集诸王入京为朱允炆贺寿的旨意。
“看看吧,父皇已经等不及了。他要将我们这些儿子,像圈羊一样圈进应天府,然后一刀一刀,慢慢宰杀,为他的好圣孙铺平道路。”
朱栢的嘴角勾起一抹残酷的弧度,“他以为,孤还是那个任他摆布的十二子吗?”
“孤不会坐以待毙。”
他将密报揉成一团,随手丢进一旁的火盆,纸团瞬间被火焰吞噬,化为飞灰。
“传令下去。”
朱栢的声音恢复了古井无波的平静,“刺杀计划,暂缓。孤要的,不是一次匹夫之勇的刺杀,而是万无一失的胜利。”
他站起身,走到一幅巨大的应天府堪舆图前,目光如鹰隼般扫过上面密密麻麻的标注。
“孤要你们,继续探查!孤要知道应天府的每一条街道,每一处暗巷;要知道每一位朝臣的府邸,他们的家眷,他们的喜好,他们的把柄;要知道每一营卫所的兵力布置!北镇抚司衙门,灯火通明。这里是大明最令人闻风丧胆的所在,空气里似乎都弥漫着若有若无的血腥气。毛骧大步流星踏入堂中,面沉如水。“指挥使大人!”
堂内候命的锦衣卫千户、百户们齐刷刷单膝跪地,盔甲碰撞,发出一片肃杀之音。
“传令!”
毛骧没有半句废话,将手中的圣旨猛地拍在桌案上。
“即刻拟旨,一式十三份!快马!八百里加急!发往十三处塞王封地!”
他扫视着眼前这些帝国最精锐的鹰犬。
“圣上有旨,宣诸王入京,为皇太孙贺寿。一个月为限,不到者……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