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满朝文武惊恐,朱栢杀来了! (第1/2页)
朱元璋的咆哮在殿内激荡,每一个字都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似乎又变回了那个一声令下,便能调动千军万马,决胜千里的洪武大帝。
他声嘶力竭地吼叫着,期待着那个熟悉的身影会像往常一样,披甲执锐,大步流星地走进来,跪在他面前,沉声领命。
可是,没有。
什么都没有。
回应他的,只有死的沉寂。
殿内的空气凝固了,所有官员都低着头,连呼吸都小心翼翼,生怕发出一丁点声音,惊扰了这位已经彻底陷入疯癫的皇帝。
他们不敢看他,更不敢提醒他。
提醒他,凉国公蓝玉,早在几年前,就已经被他以谋逆之罪,凌迟处死,夷其三族,牵连被杀者,多达一万五千人。
那个曾经为大明北上大漠,封狼居胥的一代名将,早就化为了一具枯骨,连皮都被剥下来,填上稻草,传示天下。
时间,在这一刻变得无比漫长。
朱元璋的咆哮声渐渐停歇,他喘着粗气,那双疯狂的眼睛里,终于透出了茫然和困惑。
为什么……
没有人回应?
蓝玉呢?
那个天不怕地不怕,敢在他面前都耀武扬威的蓝玉,怎么会不听他的旨意?
他转过头,再次看向那群低垂着脑袋的文武百官。
从他们的脸上,他看到了恐惧,看到了怜悯,更看到了一种他从未见过的、难以言喻的悲哀。
那一瞬间,有一道闪电劈开了他混乱的记忆。
蓝玉……
蓝玉案……
剥皮……
实草……
一个个血淋淋的词语,一幕幕尘封的画面,瞬间冲入他的脑海。
他想起来了,他全都想起来了。
常遇春,病死在北伐途中。
李文忠,英年早逝。
胡大海,被叛将所杀。
傅友德,被他逼着在自己面前,杀了两个儿子后,再自刎而亡。
冯胜,被他赐死。
还有蓝玉……
那个他最后的,也是最锋利的一把刀,被他亲手折断,碾碎。
是他,全都是他亲手干的。
他为了给自己的宝贝孙儿铺平道路,把他当年跟着自己打天下的老兄弟,把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悍将猛士,一个一个,亲手送进了坟墓。
现在,报应来了。
他最疼爱的儿子,举起了反叛的屠刀,兵锋直指他的心脏。
而他,环顾四周,却发现自己已经成了一个真正的孤家寡人。
“呵……”
一声干涩而绝望的笑声,从朱元璋的喉咙里挤了出来。
他踉跄着后退了两步,被抽干了所有的力气,一屁股跌坐在了那冰冷的龙椅之上。
那笑声嘶哑,破旧的风箱,在空旷死寂的奉天殿里回荡,刮擦着每个人的耳膜。
朱元璋瘫在龙椅上,双眼空洞地望着殿顶那繁复华丽的藻井。
金龙盘绕,宝珠垂悬,一如他君临天下时的模样。
可现在,那龙在嘲笑他,那宝珠也变得冰冷刺眼。
他死了。
他们都死了。
朕的将军们,朕的兄弟们,都被朕亲手送走了。
朕把自己的爪牙全都拔了,把自己的臂膀全都砍了。
现在,那个逆子带着刀来了,朕拿什么挡?
拿什么去杀他?
朱元璋的目光,缓缓扫过阶下百官。
一张张陌生的,或者说不那么熟悉的面孔。
文臣。
全是文臣。
齐泰,黄子澄……
这些都是他为允炆准备的肱股之臣,是治国安邦的笔杆子。
可现在,他需要的是刀,是能见血的刀!
他的视线越过这些文人,在武将的行列里搜寻。
稀稀拉拉,寥寥无几。
都是些什么人?
守卫京师的宿将?
或是靠着祖上功劳荫封的二世祖?
耿炳文?
老了,太老了。
当年的长兴侯,如今怕是连刀都提不动了。
朱元璋的视线在他身上停留了一瞬,便失望地移开。
让他去?
怕是半路就得病死在军中。
郭英?
武定侯郭英倒是还在。
可他……
朱元璋的眉头皱得更深了。
郭英是善战,可他太稳,太谨慎,让他守城尚可,让他主动出击,去迎战朱栢那种疯子的虎狼之师,他没有那种一往无前的气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