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父亲,你猜朱棣是来救你呢,还是来登基呢! (第1/2页)
人心,竟能凉薄至此。
朱栢只觉得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浑身的血液都在瞬间凝固。
他想起那些年,他从封地远道而来,风尘仆仆,第一件事总是去东宫看望兄长留下的血脉。
他给朱允炆带过西域的琉璃珠,带过草原上最甜的奶糖,带过能工巧匠费心打造的木牛流马。
他看着那个怯生生跟在太子身后的小不点,一点点长高,眉眼间渐渐有了兄长的影子。
他以为,那是亲情。
他以为,那是血浓于水。
到头来,这一切的温情,竟比不过一句他自己都浑然忘却的开脱之言。
“子不类父……”
是啊,他想起来了。
当时太子朱标对朱允炆的课业要求极为严苛,朱允炆跪在庭中,小小的身子抖得像风中的落叶。
他心生不忍,才对兄长笑着说了那么一句。
他的本意是:这孩子的天资心性,本就不像兄长你这般聪慧坚毅,你又何苦用自己的标准去强求他?
放过他吧。
这是一句求情。
可听在朱允炆的耳朵里,却成了最恶毒的羞辱,最刻骨的诅咒!
原来,他八年来的怨毒,他此刻要将自己“扒皮做椅”的疯狂,都源于此。
荒唐!
可笑!
更可悲!
朱栢胸中那点残存的,对亲情的最后眷恋,此刻被朱允炆的咆哮彻底碾碎。
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攥住,拧干了最后一滴温热的血。
剩下的,只有一片冰冷的空洞和无尽的嘲弄。
他为之求情的侄子,要将他扒皮。
他敬爱有加的父亲,要将他置于死地。
这就是他朱栢的家人!
就在朱栢心神恍惚,沉浸在这巨大的荒谬与悲凉中时,一声雷鸣般的怒喝从金陵城头炸响,将他从思绪中惊醒!
“朱栢!!”
朱元璋双目赤红,须发戟张,他一手死死按在城垛上,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那双曾经在尸山血海中睥睨天下的眼睛,此刻喷射出的怒火,要将城下的逆子焚烧殆尽!
“你这逆子!还敢狡辩!咱的好大孙说的,难道有错吗!”
“你就是心怀怨怼,包藏祸心!”
老皇帝的声音因为极致的愤怒而变得有些嘶哑,却更添了几分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向前探出身子,几乎要从城墙上翻下来,用手指着朱栢,一字一顿地宣判:“你给咱等着!咱的四子,燕王朱棣的大军,已在路上!”
“等他一来,就是你的死期!你必死无疑!”
这声音如同一柄重锤,狠狠砸在金陵城上每一个人的心头。
燕王朱棣!
那个坐镇北平,手握大明最精锐边军的塞王!
他的威名,早已传遍天下。
文官们听到这个名字,想到的是他的铁血手腕;武将们听到这个名字,想到的是他百战百胜的赫赫战功。
有燕王来,这湘王的叛乱,顷刻间便可平定!
城墙上,原本因朱栢大军压境而惶恐不安的文武百官,脸上瞬间浮现出劫后余生般的狂喜。
齐泰和黄子澄更是对视一眼,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振奋。
然而,他们预想中朱栢惊慌失措的表情,并没有出现。
城下,那身披黄金甲的男人,只是缓缓地,缓缓地抬起了头。
他的脸上,没有恐惧,没有慌乱,甚至连一毫的惊讶都没有。
那张俊朗的面容上,最后失落和痛苦也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令人心悸的平静,一种看透了一切的冷漠。
他就那样抬着头,目光越过歇斯底里的朱允炆,越过那些幸灾乐祸的臣子,径直望向城头那个暴怒的苍老帝王。
“父皇。”
朱栢开口了,声音不大,却像一把冰冷的刀子,轻易地划破了金陵城上的喧嚣。
“您怎么就那么确定……”
他的嘴角,勾起一抹极淡,却又极尽嘲讽的弧度。
“四哥他……是来杀我的?”
“而不是来……”
他故意顿了顿,目光缓缓移向一旁,落在了那个因为狂喜而面色潮红的皇太孙身上。
“杀你这个……好圣孙的呢?”
此言一出,九天之上的惊雷,在金陵城头轰然炸开!
时间,在这一刻静止了。
城墙上所有人的表情,都凝固在了脸上。
方才的狂喜、振奋、幸灾乐祸……
瞬间碎裂,被一种更深、更沉的恐惧所取代。
风声鹤唳!
每一个字,都像是一记重鼓,捶打在众人的心坎上!
是啊!
燕王朱棣!
那也是先帝之子!
当今陛下的亲叔叔!
他会甘心看着一个孱弱的侄子坐上那至尊之位吗?
他会心甘情愿地为了这个自己可能都瞧不上的侄子,来和同样是手足兄弟的湘王拼个你死我活吗?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就如同疯长的藤蔓,瞬间缠住了所有人的心脏,让他们喘不过气来。
他们想起了燕王朱棣的赫赫战功,想起了他麾下那支百战不死的虎狼之师,想起了他那与太祖皇帝如出一辙的雄才大略与杀伐果决!
相比之下,皇太孙朱允炆……
“子不类父”这四个字,此刻竟如同魔咒,在每个人的脑海中回响。
一道道惊惧、怀疑、揣测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在朱元璋、朱允炆,以及城外那个投下重磅炸弹的朱栢之间来回扫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