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朱允炆对我们这些叔叔喊打喊杀,你认为朱棣会发兵救他! (第1/2页)
金陵城头,风声呜咽,刮过垛口,发出鬼哭的凄厉声响。
朱元璋身披一件玄色大氅,站在冰冷的城砖上,身形被猎猎作响的皇明龙旗衬得有些单薄。
岁月和权柄在他脸上刻下了深刻的沟壑,那双曾洞察无数人心的眼睛,此刻却混浊地望着城下。
尸横遍野。
血水浸透了泥土,凝固成暗红色的冰。
断裂的旗帜,折断的兵刃,还有那些曾经鲜活的、属于他大明朝的士兵,如今都成了冰冷僵硬的物件,杂乱地铺满了大地。
而在那片死亡的画布中央,一个身影格外刺眼。
朱栢。
他的十二子。
他没有穿着那身招摇的黄金甲,只是一身素黑的常服。
他没有骑着那匹神骏的火龙驹,只是步行于尸骸之间。
他的身后,跟着一队队士兵,沉默地弯下腰,将一具具尸体,无论是他自己的,还是金陵守军的,都小心地抬上木板,用白布覆盖,然后运走。
没有胜利的欢呼,没有劫掠的喧嚣。
只有一种令人窒息的、有序的安静。
这种安静,比震天的喊杀声更让朱元璋心悸。
这不像造反,更一场……
收割。
朱元璋的拳头在宽大的袖袍下攥得死紧,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他能感觉到身边的侍卫统领和太监们,连呼吸都刻意放轻了,生怕惊扰了这头随时可能暴怒的苍龙。
“他在做甚?”
朱元璋的声音沙哑得两块石头在摩擦。
没人敢回答。
“咱问你们话!他在做甚?收买人心吗?!”
皇帝的怒吼终于冲破了压抑,在城头炸响。
侍卫统领扑通一声跪下,头磕在城砖上,声音发抖:“陛……陛下息怒……逆……逆王他……许是在收敛尸首,以防瘟疫……”
“瘟疫?”
朱元璋冷笑一声,笑声里充满了鄙夷和杀意,“他朱栢就是最大的瘟疫!咱的好儿子!真是咱的好儿子啊!”
他死死盯着城下那个黑色的身影,恨不得用目光将他千刀万剐。
这个逆子,用他朱元璋的兵,吃他朱元璋的粮,最后却把刀捅向了他这个老子!
可恨!
可杀!
但是,不能急。
金陵城高池深,兵精粮足,只要守住,等到……
朱元璋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望向北方。
北平。
他的脑海里浮现出另一个儿子的模样。
那个高大、英武,眉宇间带着煞气,却又对自己恭敬孝顺的儿子。
棣儿。
咱的四郎。
只有他,只有他那支百战百胜的燕山精锐,才能解金陵之围,才能将城下这个逆子碾成齑粉!
热流从心底涌起,冲散了些许寒意。
朱元璋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胸中的怒火与算计交织成一张大网。
他不能让朱栢这么从容地收拾战场,不能让他这么安稳地等待下去。
他要激怒他,让他发疯,让他不计代价地来攻城!
只要朱栢开始攻城,金陵坚城就能消耗他大量的兵力,为棣儿的到来争取宝贵的时间。
“来人!”
朱元璋猛地转身,大氅在风中甩出一个霸道的弧线。
一个文吏连滚带爬地跪到他面前,铺开了纸笔。
“给咱写!”
朱元璋的声音在风中回荡,每一个字都淬着冰。
“拟战书!”
“就告诉朱栢那个狼心狗肺的畜生!”
朱元璋一边踱步,一边口授,声音越来越大,要让城下的逆子也听得清清楚楚。
“说他身为皇子,不思报国,反效仿汉时七国,行此大逆不道之举!上对不起列祖列宗,下对不起黎民百姓!”
“告诉他,咱就在这金陵城里等着他!他若有胆,便来攻城!咱要让他亲眼看看,他那点乌合之众,是如何在金陵城下碰得头破血流!”
说到这里,朱元璋的语气忽然一转,带上了刻意的、是发自肺腑的感慨和炫耀。
“咱的儿子很多,不成器的也不少,但终归有让咱骄傲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