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朱元璋:如果标儿还在, 他会允许这种兄弟相残的惨剧吗? (第1/2页)
金陵城南。
擂鼓!
进军!
朱栢率领大军,向金陵城推进!
压抑的阴云与冲天的尘土混杂在一处,要将整片天地都吞噬。
风停了。
那股吹得城头旌旗咧咧作响的寒风,在这一刻诡异地静止。
取而代之的,是大地无法抑制的震颤。
数万大军,黑色的铁甲汇成一片沉默的海洋,无声无息地逼近。
楠木棺椁被稳稳地安放在数匹战马拖拽的灵车上。
一个身披锁子黄金甲的男人,翻身下马。
他摘下九凤朝阳金盔,露出一张与城头上那位老人有几分神似的脸,只是更加年轻,也更加冷峻。
湘王,朱栢。
他一步步走到棺椁前,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冰冷的棺木。
他的动作很轻,怕惊扰了里面沉睡的人。
“王爷。”
身后的玄甲军校尉低声提醒,声音里满是压抑的杀气。
朱栢没有回头。
他缓缓推开棺盖的一角,露出了里面那张安静得过分的脸。
蜀王朱椿。
那个总是跟在他们这些哥哥身后,温文尔雅,连说话都细声细气的十一哥。
他最喜欢读书,总说打打杀杀是粗鄙之人才干的事,他的人生理想是编撰一部传世的类书。
可现在,他躺在这里。
脸色青白,嘴唇发紫,眉宇间还残留着死前的惊愕与痛苦。
哪里还有半分往日的儒雅。
滚烫的洪流猛地冲上朱栢的眼眶,他死死咬着牙,才没让那股酸涩夺眶而出。
他伸出手,想要碰一碰十一哥冰冷的脸颊,可手指在半空中却剧烈地颤抖起来,最终还是无力地垂下。
他猛地合上棺盖,发出“砰”的一声闷响,一记重锤,砸在每个湘军将士的心上。
朱栢霍然转身,重新跨上那匹通体赤红的火龙驹。
他从亲卫手中接过那杆一丈八尺长的马朔,手臂一振,沉重的朔锋直直指向金陵巍峨的城头!
朔锋在昏暗的天光下,折射出一道刺目的寒芒,要将那面象征着大明皇权的龙旗从中劈开!
“朱允炆!”
朱栢的声音,不再是平日的温和,而是如同从胸腔中撕扯出来的咆哮,带着泣血的悲愤,响彻在金陵城下。
“不杀你,天道不公!”
城头上,刚刚被祖父的威严吓得不敢动弹的朱允炆,听到这个声音,浑身猛地一哆嗦。
他扶着城垛,颤颤巍巍地探出半个脑袋,向下望去。
只一眼,他便看到了那片黑压压的铁甲洪流,看到了那口刺目的棺材,更看到了那个骑在火龙驹上,用长朔指着自己的十二叔。
朱栢的眼神,像两把淬了毒的刀,穿透数百步的距离,死死地钉在他的脸上。
朱允炆只觉得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双腿一软,险些再次瘫倒在地。
此时,朱允炆已经彻底没有了底气……他最大的底气就是各路藩王勤王。
可是朱棣黄袍加身了。
“朱允炆!”
城下的怒吼再次传来,打断了他的喃喃自语。
“你睁开你的狗眼看看!他是谁!”
“他是你十一叔!蜀王朱椿!”
“他遵你的旨意,入京给你贺寿,你毛都没长全,你叔叔给你贺寿!你不感激,却刀兵相向!”
“就因为他温良恭俭,就因为他从不与人争执,所以你就拿他第一个开刀吗?!”
朱栢的声音一声高过一声,字字泣血,句句诛心!
“我问你!如果你父尚在,他会允许你如此屠戮他的亲兄弟,你的亲叔叔们吗?!”
“你父”二字,一道惊雷,在朱允炆的脑中轰然炸响。
他想起了自己的父亲,那个宽厚仁德的懿文太子朱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