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金陵城内稳军心 (第1/2页)
湘王朱栢既然敢造反,必然诡计多端,用心险恶到了极点!
而燕王朱棣,那是何等人物?
那是太祖皇帝最喜欢、最倚重的儿子,是大明的北门锁钥,怎么可能在这个节骨眼上跟着造反?
这不合情理!
唯一的解释,就是这是一个巨大的阴谋!
一瞬间,殿内绝望压抑的气氛,被朱元璋这几句话撕开了一道口子,透进了一缕光。
虽然这光芒依旧微弱,却足以让这些快要溺死的人,看到了一根救命稻草。
“陛下圣明!!”
吏部尚书张紞第一个反应过来,他猛地跪倒在地,声音激动得发颤。
“臣等愚钝,竟未看穿湘逆如此歹毒的计策!险些中了奸计,误会了燕王殿下的忠心!陛下洞若观火,实乃我大明之幸啊!”
他这一跪,就像是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陛下圣明!燕王殿下忠义无双,日月可鉴!”
“湘王小儿,诡计多端,其心可诛!”
“臣等有罪,请陛下降罪!”
黄子澄、齐泰等人也纷纷跪下,高声附和。
一时间,奉天殿内,山呼海啸“陛下圣明”和对燕王朱棣的赞美之词,此起彼伏,形成了奇特的声浪。
就在刚才,那个让他们恐惧到浑身发抖的“燕王反了”的消息,已经变成了一个拙劣的笑话。
而他们,则因为差点相信了这个笑话而感到无比羞愧,于是便用更加高亢的声音来表达自己对皇帝英明和燕王忠诚的信赖。
朱元璋冷眼看着跪了一地的大臣,心中冷哼一声。
一群废物!
墙头草!
风往哪边吹,就往哪边倒!
若不是咱还坐在这里,怕是你们现在已经想着怎么开城门,去迎接你们的新主子了吧?
不过,现在还需要他们来稳定人心。
他缓缓抬起手,往下压了压。
喧闹的殿堂,立刻又安静了下来。
“都起来吧。”
朱元璋的声音带着疲惫,但威严不减。
“不知者不罪。此事也怪不得你们,那逆子的确是抓住了人心最脆弱的地方。”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但是,咱希望你们记住今天!记住你们刚才那副魂不守舍的熊样!”
“天,还没塌下来!”
“只要咱朱元璋还有一口气在,这大明的江山,就翻不了天!”
“区区一个朱栢,一个黄口小儿,也想学人家玩弄权术,颠覆江山?他还嫩了点!”
老皇帝的话,像是一剂强心针,注入了每一个大臣的心里。
那股由恐惧和绝望带来的寒意,终于被驱散了不少。
他们重新挺直了腰杆,脸上也恢复了一些血色。
是啊,陛下还在!
这位一手打下大明江山的洪武大帝,还坐在这龙椅之上!
只要有他在,一切就都还有希望!
“传咱的旨意!”
朱元璋的声音变得冷冽。
“命锦衣卫指挥使,立即派人,八百里加急,往北平去!不是去质问,是去安抚!”
“告诉老四,就说咱信他!咱知道这一切都是朱栢的离间之计!让他安心镇守北平,不要被谣言所惑,看好我大明的北大门!任何人敢在他面前嚼舌根,动摇军心,先斩后奏!”
他刻意加重了“安抚”和“信他”这两个词的语气,像是在说给大臣们听,又像是在说服自己。
“另外,”
朱元璋的目光转向兵部尚书齐泰,“立刻调集京营兵马,加强金陵城防!从今天起,金陵城内外,全城戒严!没有咱的手谕,一只鸟也别想飞进来!”
“臣,遵旨!”
齐泰领命出列。
往日里威严肃穆,雕梁画栋的大殿,此刻却弥漫着挥之不去的绝望和死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