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贾诩:请陛下早做决断,逼朱元璋禅让! (第1/2页)
皓月当空,清冷如霜。
月光透过湘王府的窗棂,在地面洒下一片破碎的银辉。
这里曾是他的府邸,如今却成了他囚禁旧日自我的牢笼。
朱栢站在窗前,那张曾让无数人畏惧的脸上,此刻却只剩下蚀骨的疲惫。
风中还残留着徐妙云身上淡淡的兰花香气,和他亲口说出的那个词——“嫂子”。
每一个笔画,都像一把淬了毒的刻刀,在他心上反复划刻。
他赢了,赢得了这座金陵城,赢得了整个大明江山。
可当她转身离去,那单薄的背影融入夜色时,他才发觉自己输得一塌糊涂。
他征服了天下,却连伸出手,触碰她衣袖的勇气都没有。
那短短的一寸,是君臣,是叔嫂,是永远无法跨越的血海深仇。
他用力握紧了拳头,骨节因为太过用力而泛白,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带来一丝尖锐的痛楚。
这点痛,反而让他混乱的心绪,有了一瞬间的清明。
就在这时,一道鬼魅身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身后,是从地面的影子里长出来的一样。
来人身穿玄色官袍,头戴莲花冠,面容笼罩在阴影中,正是大唐不良帅,袁天罡。
“启禀陛下。”
袁天罡单膝跪地,声音沙哑,不带一丝人类的情感。
“陛下”二字,像一根针,刺破了朱栢短暂的失神。
他缓缓转身,脸上的所有脆弱与怅惘瞬间褪去,重新凝结成一块万年不化的寒冰。
“讲。”
他的声音冷得像金陵城外的护城河水。
“金陵城内的奸细,已清理干净。”
袁天罡言简意赅。
朱栢的眼皮都没抬一下,只是碾死了一窝蚂蚁。
袁天罡顿了顿,继续道:“只是……城中那些文武百官的家眷,还有各个藩王的家眷子嗣,该如何处置?”
这个问题,才是他深夜求见的真正目的。
一座城池的归属,不仅在于城墙和军队,更在于人心。
如何处置这些前朝的“遗老遗少”,将直接决定新皇的声名。
是效仿历代开国之君,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还是施以仁政,彰显天恩?
所有人的目光,都在等着朱栢的答案。
朱栢沉默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佩。
那冰凉的触感,让他愈发冷静。
他想起了蜀王兄朱椿的惨状,想起了那些忠于他而被朱允炆虐杀的宗亲。
杀戮,是他最擅长的手段。
只要他一声令下,金陵城内,必定会再起一场血雨腥风。
可……
他的目光越过袁天罡,望向窗外那轮孤月。
月光下,隐约能看到远处民居的轮廓。
那里,有无数在战火中幸存下来的百姓,正躲在黑暗里瑟瑟发抖。
他已经让这座城流了太多的血。
“传朕旨意。”
朱栢终于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严禁麾下任何士兵,以任何理由,侵扰金陵百姓,抢掠财物。违令者,斩。”
他顿了顿,补充了一句,声音更冷了几分:“至于那些官宦家眷、藩王子嗣……圈禁府中,派人看守,没有朕的命令,不得踏出府门半步。胆敢作乱者,同罪。”
不杀,但也不放。
这便是他给出的答案。
既要安抚民心,展现自己并非嗜杀的暴君,也要将这些潜在的威胁牢牢攥在手里,让他们成为日后掣肘各方势力的筹码。
“喏!”
袁天罡低头领命,身影再次化作一道轻烟,消失在黑暗中。
房间里又恢复了死寂。
朱栢踱步回到桌案前,看着上面堆积如山的文书。
这些,都是金陵城的府库账册,官员名录,城防图……
代表着他如今握在手中的,至高无上的权力。
可他却感受不到丝毫的喜悦。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一阵沉重而整齐的脚步声,伴随着甲胄摩擦的金属撞击声。
“陛下!”
亲兵在门外禀报,“项羽、白起、冉闵、霍去病……十位将军,并军师祭酒贾诩大人,在外求见。”
朱栢眉梢微挑。
这个时辰,他麾下最核心的武将和谋士联袂而来,所为何事,不言自明。
“让他们进来。”
门被推开,混合着血腥、汗水与铁锈味的阳刚气息,瞬间冲散了房间里残留的兰花香。
以项羽为首的十大战将鱼贯而入,他们身上还穿着染血的战甲,煞气腾腾,刚从修罗场走出来。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与狂热,看向朱栢的眼神,充满了崇拜与敬畏。
在他们身后,是一个身着青衫的文士,身形瘦削,面容普通,唯独那双眼睛,深邃得如同古井,不起半点波澜。
正是毒士,贾诩。
“末将(臣),参见陛下!”
十一位文武重臣,齐齐单膝跪地,声震屋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