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婉妹送柴,智惩恶仆 (第1/2页)
二月里的沭阳,寒气透骨。
苏婉背着比她人还高的柴捆,
小心翼翼地走在通往镇子的土路上。
这捆柴她特意挑了上好的松木,
捆得结结实实,盼着能在镇上卖个好价钱。
自从钱被三伯抢走后,
她更加拼命地砍柴。
小手早已磨出厚茧,
虎口处还添了几道新伤。
但想到哥哥在张府不知过得怎样,
这点苦又算得了什么。
今日她特意绕了远路,
从张府后门那条巷子经过。
虽然知道见不到哥哥,
但能离他近一些也是好的。
巷子幽深,青砖高墙隔绝了内外两个世界。
她仰头望着那森严的院墙,心里酸涩难言。
正当她失神时,后门“吱呀”一声开了。
苏婉慌忙躲到墙角,心跳如擂鼓。
待看清出来的人影,
她整个人都僵住了——
那个穿着青色棉袍、
身形清瘦的少年,
不是她日思夜想的哥哥又是谁?
“哥...”
苏婉下意识地轻唤出声。
苏惟瑾正要往东市去给张诚取装裱好的字画,
听见这声熟悉的呼唤,猛地回头。
当看见墙角那个背着巨大柴捆、
衣衫褴褛的小小身影时,
他的心像是被狠狠揪了一下。
“婉儿?”
他快步上前,声音因激动而发颤。
兄妹二人在这僻静巷口猝然相遇,
一时竟相顾无言。
苏惟瑾仔细打量着妹妹:
小脸冻得通红,嘴唇干裂,
那双本该稚嫩的小手布满冻疮和老茧。
才十岁的孩子,背上却压着那么重的柴捆...
他强压下心中的酸楚,
伸手要帮她卸下柴捆:
“这么重的柴,你怎么背得动?”
苏婉却往后一缩,倔强地摇头:
“不重,我背得动。
哥...你在张家...他们对你还好吗?”
苏惟瑾勉强挤出笑容:
“好,哥哥很好。”
他转了个圈,展示着自己整洁的衣衫。
苏婉这才稍稍安心,
小脸上终于有了点笑意。
但当苏惟瑾问起近况时,
她再也忍不住,
眼泪大颗大颗地往下掉:
“钱...钱被三伯抢走了...
我攒的二十一文...”
苏惟瑾眼中寒光一闪,
拳头不自觉地握紧。
但他很快压下怒火,
警惕地环顾四周,
迅速从怀中掏出个小布包塞进妹妹手里。
“这里有三十文,你收好,
别再让二伯发现。”
他压低声音。
“藏在自己身上,别告诉任何人。”
“拿着!”
苏惟瑾语气坚决。
“哥哥有办法。
你记住,以后别再冒险攒钱了,
照顾好自己最重要。”
他帮妹妹擦去眼泪,
声音温柔却坚定:
“相信哥哥,用不了多久,
我一定风风光光地回家。”
苏婉重重点头,
把布包小心翼翼地塞进最里层的衣襟。
“快回去吧,天冷。”
苏惟瑾不舍地摸摸妹妹的头。
苏婉背起柴捆,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那瘦小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巷口,
却深深烙印在苏惟瑾心里。
他站在原地,久久没有动弹。
“哟,这不是小九吗?
在这儿发呆做什么?”
赵六不知何时出现在巷口,
一双三角眼不怀好意地在他身上打转。
苏惟瑾心中一凛,
面上却不动声色:
“赵六哥,我正要给少爷取字画去。”
赵六走近几步,
意味深长地看着苏婉消失的方向:
“刚才那小姑娘...看着眼生啊?
是你相好的?”
苏惟瑾强压怒火,淡淡道:
“一个问路的乡下丫头罢了。”
“也是。”
赵六嗤笑一声。
“不过你小子最近挺能耐啊?
又是背书又是代笔的。”
这话里带着明显的试探和嫉妒。
苏惟瑾心中警铃大作,看来赵六已经盯上他了。
“赵六哥过奖了,都是少爷抬爱。”
他谦卑地低下头。
“少来这套!”
赵六不耐烦地打断。
“我警告你,小子,
别以为攀上高枝就能翻身。
在这张家,你还得看老子脸色!”
“是是是,赵六哥教训的是。”
苏惟瑾连连称是,姿态放得极低。
赵六见他这般顺从,
满意地哼了一声,大摇大摆地走了。
看着他的背影,苏惟瑾眼神渐冷。
隔日,苏惟瑾瞅准空档,
将芸娘送饼和棉袄时用的粗布仔细浆洗晾干,
叠得方方正正,连同刷洗干净的竹篮,
打算亲自前往墨香斋归还。
墨香斋坐落于张府侧后街角,门脸不大。
推门而入,熟悉的旧纸与墨锭混合的馨香扑面而来。
店内光线昏黄,四壁书架堆满线装古籍,
地上散落着待修补的旧书。
然而今日这份静谧被彻底打破。
柜台后,芸娘正对着一本摊开的账册,
手指僵硬地拨弄算盘,眉头紧锁。
更刺耳的,是一个尖酸刻薄的声音在一旁响起:
“啧!我说芸娘,
你这手指头是借来的?
拨弄半天,算盘珠子都快让你掰断了!”
说话的是店里的伙计李二。
他斜倚在书架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