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口占绝句,满座皆惊寂 (第1/2页)
满场死寂,犹如被无形的寒冰冻住。
唯有亭外风吹竹叶的沙沙声,清晰可闻。
刘老翰林那声“好诗”的余韵,
胜似投入古井的石子,
在每个人心中荡开层层涟漪,
却激不起半点喧哗。
所有人的目光都像是被钉在了场中那个青衣小童身上,
震惊、茫然、难以置信…
种种情绪交织,最终化为一种近乎诡异的沉默。
一个书童!
一个地位卑贱、只能站在主子身后屏息凝神的奴仆!
竟然真的续出了诗!
而且续得如此…
如此意境超拔,气韵贯通!
这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畴。
方才那些或轻蔑或好奇的议论,
此刻全都噎在了喉咙里,
吐不出,咽不下,堵得人心发慌。
孙志远脸上的肌肉抽搐着,
青一阵白一阵,
方才的讥讽嘲笑还僵在嘴角,
此刻却显得无比滑稽。
他死死盯着苏惟瑾,
眼神像是要喷出火来,
又夹杂着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惊悸。
这怎么可能?!
定是侥幸!
对,一定是侥幸蒙中的!
张诚的脑子更是彻底糊成了一锅粥。
他看看苏惟瑾,
又看看周围那些目瞪口呆的才子,
最后望向主位上抚须沉吟、
目光灼灼的刘老翰林,
巨大的荒谬感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恐慌攫住了他。
这奴才…这奴才竟然真有这般本事?
那自己…自己这个“童生”…
他不敢再想下去,
肥硕的身躯微微发抖,
冷汗湿透了里衣。
帘幕之后,赵文萱的指尖微微颤抖,
她几乎要按捺不住起身的冲动。
那清越沉稳的声音,
那浑然天成的诗句,
尤其是最后那句“唯见江心秋月白”,
带着何等寥廓旷达的胸怀!
这绝不是一个寻常书童!
父亲之前的怀疑,
此刻在她心中已成了滔天巨浪!
她迫切地想要看清,
那青衣之下,究竟藏着怎样的灵魂!
就在这一片寂静与暗流汹涌之中,
孙志远终究是按捺不住那口恶气和不甘。
他猛地吸了一口气,
强行压下心中的震动,
脸上再度挤出惯有的嘲讽,
声音却因底气不足而显得有些尖利:
“哼!倒是…倒是小瞧了你这家奴!”
他刻意加重“家奴”二字,
试图用身份重新碾压对方。
“看来平日里没少替你家少爷‘耳濡目染’啊!
就是不知,你这‘染’的是墨汁,
还是别的什么见不得光的东西!”
他这话恶毒依旧,
暗示苏惟瑾可能偷学甚至偷窃。
不等众人反应,
他眼珠一转,决心要将这卑贱书童打回原形,
便提高声调,带着明显的刁难意味:
“既然你这般‘耳濡目染’,
灵思泉涌,那不如…
就以此地院中盛开的秋菊为题,
当场再赋诗一首,
让我等再开开眼界如何?
也好让我等看看,
你是真有些许急才,
还是只会…提前背好那么一两首?”
他特意强调了“当场”和“秋菊”,
题目临时指定,
绝无提前准备的可能!
他绝不相信一个书童能有如此急智!
这话一出,在场不少人都微微蹙眉。
孙志远这咄咄逼人、
针对一个书童的架势,
实在有些失身份了。
但另一方面,
巨大的好奇心也被勾了起来:
方才那诗,究竟是灵光一闪,
还是真有实学?
这书童,敢接吗?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苏惟瑾身上,屏息以待。
张诚吓得脸都白了,
恨不得冲上去捂住孙志远的嘴!
这杀千刀的!
还没完没了了!
万一这奴才江郎才尽,
岂不是连累他一起丢人现眼?
他拼命朝苏惟瑾使眼色,
想让他赶紧认怂退下。
苏惟瑾心中冷笑。
孙志远,你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正愁锋芒露得不够,
你就把脸凑上来给我打!
他面上却依旧是那副恭谨模样,
先是朝着孙志远的方向微微躬身,
语气平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