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岁岁文学 > 寒门状元:我的大脑通古今 > 第46章 案首之争,文章惊四座

第46章 案首之争,文章惊四座

  第46章 案首之争,文章惊四座 (第1/2页)
  
  府试结束,龙门再启。
  
  考生们或垂头丧气,或志得意满,
  
  或麻木茫然,如潮水般涌出贡院,
  
  很快消散在沭阳城的大街小巷,
  
  只留下无数悬着的心
  
  和关于那个“特许参考的书童”的窃窃私语。
  
  贡院深处,至公堂旁侧的阅卷房内,
  
  气氛却截然不同。
  
  灯火通明,香烟袅袅。
  
  十数位被聘为此次府试同考官的官员正襟危坐。
  
  这些同考官多由邻近州县的州县学官(教谕、训导等)以及德高望重的致仕(退休)老臣担任。
  
  他们负责初步评阅试卷,
  
  其学问人品均需受人认可。
  
  面前堆叠着厚厚的试卷。
  
  房内只闻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偶尔的轻咳声、
  
  以及压抑着的、
  
  因看到狗屁不通文章而发出的无奈叹息。
  
  提学御史周孚先周大人端坐主位。
  
  提学御史乃一省最高教育长官,
  
  由中央都察院御史出任,
  
  掌管一省学政、科举考试,
  
  位高权重,本次府试即由他担任主考官。
  
  周大人面色沉静,
  
  手指却无意识地轻叩着紫檀木案面,
  
  显示出他内心的不平静。
  
  他的目光,时不时会扫过被单独放置在手边的那份“玄字柒拾叁号”答卷。
  
  经过糊名(将考生姓名籍贯密封)、
  
  誊录(为防止笔迹认人,所有答卷由专人以朱笔重新抄写,生成“朱卷”)等严格程序后,
  
  这份答卷的朱卷虽混于众多试卷之中,
  
  但其内容,周大人早已烂熟于心。
  
  初步阅卷评级(采用“圈、尖、点、直、叉”五等标记)已毕,
  
  各房考官正在推荐本房“高荐”之卷
  
  ——即他们认为优秀、有资格取中的试卷。
  
  按照流程,这些被各房考官看好的试卷,
  
  才会被送到主考官周大人面前
  
  进行最后裁定,尤其是决定名次高下。
  
  “诸位,”
  
  周大人清了清嗓子,
  
  打破了阅卷房的沉寂。
  
  “各房可有佳卷推荐?
  
  尤其是那策问,关乎本府水利民生,
  
  乃此次取士重中之重,
  
  若有真知灼见,切莫遗漏。”
  
  几位考官纷纷呈上本房选出的最优试卷,
  
  多是一些经义功底扎实、诗赋工整、
  
  策论四平八稳之作,
  
  符合一贯的取士标准,
  
  但鲜有令人眼前一亮者。
  
  周大人耐心地一一翻阅,
  
  点评几句,却不置可否。
  
  直到最后,他才仿佛不经意般,
  
  拿起手边那份早已看过的试卷,
  
  递给他下首一位资历最老、
  
  以学问严谨著称的致仕翰林陈老相公。
  
  陈老曾任翰林院学士,
  
  是两朝元老,致仕后归隐乡里,
  
  因其德高望重、学问渊博,
  
  故被周大人特意请来担任首席同考官,
  
  他的意见极具分量。
  
  “陈老,您看看这份。
  
  经义部分,对《春秋》‘郑伯克段于鄢’的解读,
  
  颇有几分…嗯,奇峭之风。”
  
  周大人语气平淡,
  
  眼神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陈老相公接过试卷,
  
  扶了扶老花眼镜,
  
  初时神态悠闲。
  
  他是两朝老臣,学问渊博,
  
  等闲文章难入法眼。
  
  然而,看着看着,
  
  他花白的眉毛渐渐拧了起来,
  
  嘴里发出“咦?”的一声。
  
  “此子…胆量不小!”
  
  陈老相公点着经义部分的一段。
  
  “竟敢质疑朱注?
  
  言‘克’字并非全然贬斥郑庄公之失德,
  
  亦有彰显其政治手腕、
  
  维护国家稳定之意?
  
  还引《左传》中‘多行不义必自毙’佐证,
  
  强调共叔段之咎?
  
  这…这虽非正解,
  
  倒也能自圆其说,
  
  提供了个新角度看问题…”
  
  其他考官闻言,也略感好奇。
  
  敢于在科举考试中质疑权威注解,
  
  要么是狂妄无知,
  
  要么是真有见地。
  
  周大人不答,只示意他继续看。
  
  陈老相公接着看诗赋,微微颔首:
  
  “嗯,咏史怀古,笔力雄健,
  
  气象开阔,不像少年人手笔,
  
  倒似饱经沧桑之士所作,难得。”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那篇让周大人失态的策论之上。
  
  起初,他看的速度还正常。
  
  很快,他的阅读速度慢了下来。
  
  身体不由自主地前倾,
  
  手指一行行划过纸面,
  
  嘴唇无声地翕动着,
  
  分明在逐字咀嚼。
  
  看到设立水则、数据预警部分,
  
  他眼中露出思索;
  
  看到“植被固土”、“梯田”之策,
  
  他猛地一拍大腿(差点把旁边一位打瞌睡的考官吓出好歹);
  
  看到“治水如治军”、“系统筹划”之论,
  
  他霍然抬起头,眼中精光四射,
  
  看向周大人,声音都因激动有些变调:
  
  “周大人!此卷…此卷何在?!
  
  快找出其墨卷(原卷)!
  
  老夫要看看这究竟是哪位大才所作?!
  
  这…这治水之策,高屋建瓴,
  
  切中时弊,既有古圣先贤之遗风,
  
  又有…又有前所未闻之创见!
  
  若真能施行于沭水,
  
  实乃百姓之福,朝廷之幸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