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归途偶遇急症儿,辨证施救显 (第1/2页)
且说苏惟瑾在七叔公和一群苏家族人簇拥下,
浩浩荡荡行走在官道上,
颇有些“衣锦还乡”的架势,
虽然他身上穿的还是那件洗得发白的青衫。
七叔公苏正廉腰板挺得笔直,
仿佛年轻了十岁,
逢着相熟的行商或路人投来好奇目光,
便忍不住捋着胡须,
看似随意实则炫耀地念叨两句:
“接我家小九回府,
府试案首,学政大人亲点的,
唉,孩子争气,没办法……”
引得周围一片惊叹羡慕。
苏惟瑾跟在旁边,
面上带着谦和的笑意,
心中却清明如水。
这点虚名不过是起点,
前方的路还长着呢,
院试、乡试、会试……
一关比一关难闯。
日头渐高,一行人走到一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官道岔口,
道旁有个简陋的茶肆,
撑着个破旧的芦棚,
摆着几张歪歪扭扭的桌椅,
专做往来行脚商贩和苦力的生意。
七叔公大手一挥:
“歇歇脚!喝碗粗茶再走!
今日老夫请客!”
族人们一阵欢呼,
簇拥着过去坐下,
嚷嚷着让老板上茶。
茶肆本就嘈杂,
充斥着汗味、尘土味和劣质茶叶的苦涩味。
众人刚坐下没多久,
忽听得邻桌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妇人哭声,
夹杂着周围人慌乱的劝慰声。
“儿啊!我的宝儿!
你这是怎么了?!
别吓唬娘啊!”
“哎哟喂!这抽得厉害!
快掐人中!”
“王老倌呢?快去喊王老倌!
他不是懂点草药吗?”
苏惟瑾循声望去,
只见一个衣衫褴褛、
满面风霜的农妇瘫坐在地,
怀里紧紧抱着一个约莫两三岁的男童。
那孩子面色潮红如血,
双眼上翻,牙关紧咬,
四肢正不受控制地剧烈抽搐,
嘴角不断溢出白沫,
情况看上去十分骇人。
一个像是走乡郎中的干瘦老头正围着孩子急得团团转,
又是掐人中又是拍后背,
却毫无作用,只得连连跺脚:
“这…这是急惊风!
邪热入心包!来得太猛了!
老夫…老夫也没把握啊!”
茶肆里顿时乱成一团,
看热闹的、真心着急的围了一圈,
却都束手无策。
那农妇的哭声愈发绝望。
苏惟瑾眉头一拧,
超频大脑瞬间启动!
现代儿科常见急症知识库飞速检索匹配:
高热、抽搐、口吐白沫…
符合热性惊厥或中毒性惊厥特征!
“让一让!我看看!”
他霍然起身,拨开人群快步走了过去。
七叔公一愣,下意识想拉住他:
“小九,你…”
这可是人命关天的事,
万一沾上手出了差错,
好不容易得来的名声可就完了!
苏惟瑾却已蹲到那孩子身边,
语气沉着:
“大娘,别慌,让我看看。”
他伸手探了探孩子的额头,
触手滚烫!
又迅速翻开孩子眼皮看了看瞳孔(反应稍迟钝),
再仔细看了看吐出的白沫(无明显特殊气味)。
“小哥儿,你…你是郎中?”
农妇如同抓住救命稻草,
泪眼婆娑地望着他。
旁边那乡野郎中王老倌见苏惟瑾如此年轻,
还是个书生打扮,不由皱起眉头,
带着几分质疑和不悦:
“这位小相公,此乃急症,
非同儿戏!若无十足把握,还是…”
“不是十足把握,
但也不能干看着!”
苏惟瑾头也不抬,
语速极快却清晰,
“孩子烧得太厉害了!必须先降温!
老板,打盆凉水来!要干净的布!”
他一边指挥,一边用手指迅速而有力地按压孩子的人中穴、合谷穴(虎口)。
“你这是…”
王老倌还想说什么,
却见那抽搐不止的孩子,
在苏惟瑾的按压下,
痉挛的幅度似乎真的减轻了一丝!
他顿时把后面的话咽了回去,
瞪大了眼睛看着。
茶肆老板慌忙端来一盆井水,
苏惟瑾扯过一块相对干净的抹布(也顾不得许多了),
浸湿后拧得半干,
快速擦拭孩子的额头、脖颈、腋窝、
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地方,
进行物理降温。
同时,他语速飞快地询问农妇:
“大娘,孩子今天吃过什么特别的东西没有?
尤其是野地里的果子、蘑菇之类的?”
农妇早已六神无主,
哭着摇头:
“没…没吃啥啊…
就跟平时一样…早上喝了点粥…”
旁边一个同行的老汉像是孩子爷爷,
猛地一拍大腿:
“坏了!
晌午前在路边歇脚,
宝儿好像捡了几个地莓子吃!
红彤彤的…俺也没在意!”
地莓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