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岁岁文学 > 唐时明月宋时关 > 第九百二十四章 大势已定

第九百二十四章 大势已定

  第九百二十四章 大势已定 (第2/2页)
  
  那都头见苏帅给他上药,眼泪鼻涕一把,却咧嘴笑:“得令!”
  
  “凡斩敌首级者,记功一次,赏银十两;父母妻子免三年徭赋。
  
  阵亡者,抚恤五十两,棺木由军中专送;残者按月领柴米,永不减额。”
  
  郎中正给一名胸口被长枪划开的士卒缝最后一针,抬头看见苏宸,忙要行礼。
  
  苏宸抬手止住,接过药碗,亲自灌那士卒一口温热的参汤:“好好躺着,你这条命是吴国欠你的,军功册上给你记双份。”
  
  “多谢苏帅!”士卒喉头滚动,眼泪混着药汤一起咽下。
  
  消息像风一样卷过各营。有人把写好的“免赋牌”塞进伤兵衣襟,有人把抚恤银当场装进家属托人带来的小布袋。
  
  营外篝火旁,还没轮值的兵卒正哄笑着给同伴擦血、上药,嘴里却大声起哄:“听见没?家里三年不用交租子!老子就是残了,家里老娘也能吃口饱饭!”
  
  更远处,火头军抬来一桶桶加了姜片的羊汤,热气蒸腾。苏宸舀起一碗,亲手递给断了臂的老卒:“喝下去,暖暖身子。吴国不会忘记今日洒的血,明日踏平汴京,给你们最大的犒赏就是——天下一统,再无战火。”
  
  老卒单手接碗,仰头灌尽,空碗重重砸在地上,裂成两半。周围安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震天吼声:“愿为苏帅效死!”
  
  火光映出一张张被硝烟熏黑的脸,映出他们眼里重新燃起的狠劲——那是对身后家园、对怀里免赋牌、对明日战鼓的决绝。
  
  次日,汴京城外再次响起低沉的号角。
  
  苏宸披银甲、乘白马,亲自待着赵德昭来到汴京城外。
  
  赵德昭昂首挺胸,背后竖一面白幡,上绣“归命”二字,随风猎猎。
  
  吴军阵前,十面大鼓同时擂动,声浪滚过城头,震得砖缝里的灰土簌簌而落。
  
  城上守军霎时鸦雀无声。
  
  “看!那就是江左苏郎?”一名年轻禁军探头,嗓音发颤。
  
  “真人比画像还年轻……”旁边的老兵咽了口唾沫,手里攥着的弓弦松了又紧。
  
  他们中许多人读过苏宸的《临江仙》,翻过《射雕》的残卷,甚至有人夜里偷偷背诵他的《破阵子》,此刻却隔着一道城墙,在硝烟里直面这位传奇。
  
  然而没有人敢开口。
  
  “妄言降者,斩!”皇城司的校尉厉声喝道,刀光一亮,又把几名将士到嘴边的话生生吓回肚里。
  
  鼓声停,苏宸提缰向前一步,朗声道:“城上诸军听着!大皇子在此,宋室正统已明。降者免死,仍按原籍安置,分配土地;顽抗者,城破之日,玉石俱焚!”
  
  回应他的,是一阵死寂。
  
  可这死寂里,分明有什么东西在悄悄崩塌;现在没有人敢表态,因为一旦说出投降的话,就会被军法处置。
  
  虽然宋军没有开城门投降,但是对大宋将士的士气打击还是有的,当吴军再次攻城,宋军的抵抗明显不如第一日那么强烈了。
  
  第一波箭雨刚落,城头竟有人迟疑半息才放箭;滚木礌石推至垛口,却慢了半拍,导致不断有吴军士兵杀上城头。
  
  “顶住!顶住!”韩重赟嘶哑着嗓子,挥刀砍翻一名退兵,却挡不住更多士卒眼底浮出的惶恐——那是对“江左苏郎”四个字的敬畏,也是对大势已去的绝望。
  
  夕阳西坠时,汴京城楼和城门都已现裂痕,像一艘在怒海中颠簸的小舟,随时会被下一道浪头吞没。
  
  本书还剩下几万字就完结了,8月份应该能结束,感谢大家多年的支持!在9月会发新的长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