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岁岁文学 > 顽贼 > 第七百五十章 为时已晚

第七百五十章 为时已晚

  第七百五十章 为时已晚 (第1/2页)
  
  战马风驰。
  
  二十四路塘骑掣电卷沙,直迫天佑军兵阵。
  
  正在向漠北骑兵铺开阵线进攻天佑兵被其气势所摄,右翼自行乱阵,丢弃重装备向中军反卷。
  
  不时有军兵在奔跑中停下,端鸟铳返身稍加瞄准,大概放出一铳,再向中军狼狈奔逃。
  
  也就一铳的机会,呼啸之间,前阵数百塘骑兵分十二路奔至敌军近前。
  
  随即一个个撒开缰绳,单靠双腿控马,在马背上向右侧倾斜身体,左臂与左肋挟铳杆,手握三眼铳,大概对准右前方的奔跑的敌军,右手将火绳怼近火门。
  
  砰砰砰!
  
  极短的时间内,随三眼铳转动、拇指拨开火门盖,早已装填好的三根铳管依次打放,在硝烟火光中将九枚铅丸喷向快速接近的敌军。
  
  铳响,弹出,人倒。
  
  战马掠过倒地惨呼的敌军,塘骑兵动作无丝毫停顿。
  
  左手提铳插进马鞍左侧铳囊的同时,右脚离镫向前轻踢,甩开三角旗矛尾攥的套脚绳,右臂一甩,旗矛已从马首上方摆过,被塘骑双手握住。
  
  矛锋在左,矛尾在右。
  
  塘骑兵右脚轻踢的不仅是甩开套脚绳,同时也是给朝夕相处的坐骑下达命令。
  
  当塘骑的右脚再度踩进镫子,战马已从大步跨越的跑马姿态,变为左右顺拐的走马姿态,速度减慢,步态也不够豪放,但更加稳定。
  
  三角龙旗在马前飘扬,随即点在左侧奔逃的敌军身侧。
  
  交错瞬间,矛锋在腋下点破护腋甲片,并在战马与塘兵的手臂带动下抽离伤口,划过没有保护的右臂内侧,再将护肩皮绳割断掀开,在翻开的甲片上溜出一串火星。
  
  战场上不变的是仍有一个攥旗矛对准下一个受害者的塘骑兵。
  
  但少了几个返身奔走的逃兵,多了一个肋下淌血、手臂见骨的伤兵,还有几个身中铅丸扭曲爬行的将死之人。
  
  当然,这些伤兵都是将死之人。
  
  因为朔方镇骑兵在贺虎臣的率领下雁翎刀放平,马队像碾进战场的割草机,让一颗颗头颅旋飞坠地。
  
  朔方镇杀入战阵,就像一道恐怖洪流,几乎在接触的第一时间就将天佑军冲翻击溃。
  
  但这其实不是最可怕的地方。
  
  在贺虎臣的马队冲翻敌阵的同时,正在指挥漠北各队轮番冲击满珠习礼迎接马队的素巴第,发现西边的沙丘上,又有一群人跑下来。
  
  人数不多,也就一百多人,但看着非常吓人。
  
  元帅军跟明军硬要说区别,冬季甲衣更加体面,有很多皮毛装饰。
  
  去掉那些保暖装饰,大概就是钵胄的盔枪上没有小旗子与盔缨,但气概上更加体面。
  
  这些正在扛刀、扛矛奔跑的人不一样。
  
  戴的是一样的钵胄,穿的是一样的马兵长身赤甲,扛着装在鞘里的一样是雁翎刀,但他们光脚,还不穿裤子。
  
  甲裙被卷起到腰间,用坠下的五色采带系在皮腰带上,长身赤甲里面有的人也没衣裳,有衣裳的也只是穿件素色中单,脚上用绑腿缠了几圈就当鞋子了。
  
  就……他们不体面的样子、很疯狂的气质,让素巴第觉得,像明军。
  
  这帮人也是贺虎臣的兵,打头那个甩着两条大毛腿向战场狂奔的,就是贺虎臣的儿子贺赞。
  
  他们的奔袭太急太快,一路上战马都累瘫了二百多匹。
  
  漠南都督府的几镇总兵,又是刘承宗非常贫穷时派到漠南的,装备水平跟现在那十几个驻防旅没得比,机动力量没有抬枪战车,只有马和骡子。
  
  骡子还都在归化城附近犁地呢,战马跑倒就得靠腿。
  
  靠腿没啥,主要这季节就不是让人披甲打仗的,跑起来一个个都快熟了,甚至一开始还有丢盔弃甲光膀子往战场,被贺赞一顿踹。
  
  进入战场可以晚点,但盔甲不能丢。
  
  就他们这点人,哪怕被敌军骑兵围了,凭元帅军的互相支援,有盔甲在,结阵之下绝对能顶到援军到来。
  
  但要是没盔甲,战场完全顺风还好说,撵着砍就好了,局势稍稍不利,随便来个马队就能把他们都像宰鸡子一样全宰了。
  
  所以他们就把衣裳、皮甲、披膊、裤子、铁靴全脱了,刀只带长短两柄、箭只带五根,瓶瓶罐罐都丢下,跟着马队奔跑,临近战场在沙丘上重新整队,喘了几口气便奔赴战场。
  
  倒也不是他们真像表现出来的这么吓人,甩着鸟也要上阵杀敌。
  
  而是贺虎臣和刘承宗的塘骑已经在局部战场打出优势,他们面前只有倒在地上扭曲挣扎的敌人,贺赞要带人冲上去补刀,顺便把脑袋都噶了。
  
  这是贺虎臣的要求,不到万不得已,也没指望他们跑好几里地还在阵上死战,就把倒地的尸首处理一下,能跟大帅证明咱的功劳就行。
  
  要不然规模这么大的战役,这么混乱的战场,他朔方镇又是早前置于西边的疑兵,等到联系上刘承宗再参战,传令一来一去就晚了。
  
  直接参战,又该怎么证明咱朔方镇干活了?
  
  人头。
  
  明军祖传的人头功。
  
  素巴第一看,更他妈像明军了,吓得赶紧招呼部下,离那帮割脑袋的远点。
  
  实际上,这事是贺虎臣多虑了。
  
  他的朔方镇和塘骑加一块五千余骑的马队冲入战场,浩浩荡荡的驰击宽度几乎席卷整个战场侧翼。
  
  中军早就注意到了。
  
  他们刚出现在西边的沙丘,元帅府中军的瞭望兵就发现这一动向,提醒了刘狮子。
  
  他确实并未关注两翼战场,早前他是关注己方左翼战场的,但在骑兵开打之后,就不往那边看了。
  
  看不清。
  
  骑兵交战的机动范围大,带起的沙尘多,战场本就不清晰。
  
  何况进入混战之后,又没有清晰的军阵边缘,打得满地都是,单个的骑兵他看不见,成形的马队他分不清,打到激烈时也没人往中军报告战场情况。
  
  关注也没用。
  
  反倒是中军,战线清晰,即使是马队出战,也是结阵旋出旋入,好歹还容易分辨。
  
  事实上刘承宗早就想清楚这场战役的局势,只要够乱,根本不需要管两翼。
  
  因为随着黄昏到来,天色将暗。
  
  傍晚意味着息兵,息兵意味着等待黎明。
  
  急于在夜晚到来前取胜的应该是黄台吉,而不是他。
  
  虽然这片战场离盛京近而离西安远。
  
  但在他身后,是苍莽无边的兴安岭。
  
  刘承宗能保证,任何时间,兴安岭都不会飞起来压死他。
  
  而黄台吉身后,可是摩拳擦掌的关宁军。
  
  没有人能说准他们这些混乱年代边军的精神状态,更没有谁能预测他们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
  
  所以两翼?
  
  没消息就是好消息,打乱了说明拖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