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岁岁文学 > 顽贼 > 第七百五十五章 领赏

第七百五十五章 领赏

  第七百五十五章 领赏 (第1/2页)
  
  六月十一日。
  
  刘承宗在关外取胜同日,锦州前线的关宁总监高起潜的捷报,送入京师。
  
  锦州军克复盖州、耀州、海州等十二城,兵锋直抵辽阳。
  
  高起潜是个年轻太监,跟崇祯朝其他火箭提拔起来的官员一样,供职履历很短。
  
  他初次出宫,是山东的李九成打出天下无敌的架式,败尽各路援军。
  
  崇祯调关宁四千八百入关平叛,从宫里选了读过书知道些军事的高起潜作为监军从征。
  
  历时四个月,打死李九成、打跑孔有德耿仲明,声势浩大的叛乱随之平息。
  
  崇祯尝到了监军的甜头,遂派遣宦官,进入各路兵马营中做监军。
  
  结果这些人,都干得很坏,不是侵吞军需物资,就是临战率精兵护着自己逃跑,同时也让将领们失去主动性,觉得被这种玩意监军是一种耻辱。
  
  唯独高起潜做得好,军队对他的存在没有怨言。
  
  因此到去年,崇祯就将所有监军都撤回了,只剩下高起潜仍在监视关宁。
  
  不过朝中官员就对高起潜怨言很大了。
  
  妈的这个宦官不给自己监视的部队找事,净给别人找麻烦。
  
  别的监军一般都是攥着权力,折腾自己监视的部队,平日侵吞军资,备战胡乱指挥,临阵率先逃窜。
  
  能啥也不干,有监军像没监军一样,就算天下第一等的好监军,是将领祖上九世与人为善修出的福报。
  
  高起潜不光干人事,甚至为做人事脸都不要了,发现关宁军战马不足,只有一万五千匹,他就给朝中上书。
  
  一般来说,正经人遇见这种事,肯定是找朝廷要钱,要么就直接要马。
  
  高起潜不一样,宫里出去的宦官嘛,一不要脸,二了解崇祯。
  
  他知道这么干是皇上添麻烦,咱皇上不是一般抠门儿,奏疏送进去不挨骂就是好事,肯定要不来马,西北群牧所都被刘承宗抢光了,朝廷哪儿有马啊。
  
  所以他不要钱,也不要马。
  
  就给朝中写信。
  
  求求官老爷们帮帮孩子,把俸禄都给咱家捐了吧,买成战马,让咱关宁的战士骑上。
  
  崇祯一看不用找钱找马,心说:妙啊!
  
  能吏!
  
  转手就把奏疏下发有司。
  
  工贼温体仁第一个响应,然后大家的月俸都没了。
  
  非常歹毒。
  
  现在关宁军有四万匹战马。
  
  就这种监军谁不喜欢?不光不克扣物资,还能从关内要来装备。
  
  高起潜现在也很喜欢刘承宗。
  
  自从刘承宗移师辽西边外,高起潜就打起十二分精神,死死盯着刘承宗的军队。
  
  当然他死盯是一回事,刘承宗在战场上神出鬼没,他找不着是另一回事。
  
  当时高起潜害怕极了。
  
  他怕刘承宗袭击锦州。
  
  因此祖大寿前脚把刘承宗不让关宁军动弹的书信送给他,高起潜后脚就躬贯甲胄,身临锦州前线,劝锦州军听话。
  
  咱不动。
  
  高起潜了解皇上,就像了解自己的命根子——虽都远在紫禁城,但音容笑貌,闭眼就能浮现眼前。
  
  只要不让皇上真金白银往外掏,万事皆允。
  
  仗可以不打,良机可以错失,但不能有损失。
  
  同样是他,在发现刘承宗对锦州并无恶意,反倒把辽东搞得一团糟,并且将八旗主力调动往边外,第一时间就与祖大寿制定了反攻计划。
  
  说是反攻,其实只是一次小范围冲突,把刘承宗糟蹋过的土地跑马圈下来。
  
  行动格外成功。
  
  他们仅耗时两日,就将战线从牛庄一路推至辽阳,并在发现辽阳城内的城砖都被烧红,根本不能进城之后,决定于辽阳东西二城驻军,等待八旗反攻。
  
  并在济尓哈朗与尚可喜等人汇合,重新将兵力推往辽阳,锦州军才有序撤离。
  
  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
  
  要长期对峙,就得给人留点面子,控制战役规模,未做好充分准备之前,尽力避免战争扩大化。
  
  直到他和祖大寿率军自辽阳退还,驻军于海州,高起潜才给京中奏去捷报,并提到关宁军的火炮不太好。
  
  这算预防针。
  
  高起潜打算明年再求一求京中的官老爷,捐造点红夷炮。
  
  今年是不能再求了……单是关宁买马,凤阳修陵,京师筑城,京中官员一年到头见不到俸禄。
  
  再求,那些贪污腐败的官老爷有了好名声,可不贪污的官老爷们净喝西北风,恐怕得弄死他。
  
  总之,高起潜今年很开心。
  
  虽然别人不免在心里骂他,但无所谓,骂就骂呗,反正他也听不着。
  
  托京中官老爷的福,部队有了战马,支援能力大幅提升,又狠狠地收了一波军心,现在辽东所有将校见了他都发自内心地行军礼。
  
  托边外刘老爷的福,不费吹灰之力收复城堡十二座,将战线推进至辽河以东,功勋也来了。
  
  关键是祖大寿。
  
  祖大寿什么人?那是经历过高淮的老资格,好家伙,看见高起潜这么个有几分人样儿的宦官,那是高高捧着,生怕朝廷再给换个没人样的过来。
  
  功绩别说抢了,都送你,捷报上不写祖某都可以。
  
  人呐!
  
  福气来了是挡都挡不住。
  
  高起潜在辽东的神仙日子过得比长着鸟还爽。
  
  爽死了!
  
  捷报送出去没两天,京中的皇帝诏书就来了。
  
  发下赏功牌五百,并命其调兵入关平虏。
  
  永乐年间,将战功细化为奇功、首功、次功三等,其实就是特等功、一等功、二等功。
  
  到英宗时期,开始铸造奇功、头功、齐力三等功勋的赏功牌。
  
  其实就是荣誉勋章。
  
  只不过不是章,而是金银铜铁铸造的腰牌。
  
  高起潜拿这腰牌都多余,他们这仗打得尤其容易,立功的士兵根本就没五百,想尽办法才发了三百来块赏功牌,随即点选关宁军六个营,提马军七千入关。
  
  他得让京中的官老爷看看,俸禄可都花到实处了,咱关宁健儿都骑上了!
  
  高起潜入关这日,关内已是烽火遍地。
  
  阿济格自冷口出边未能成行,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兵粮,回首南战,分兵攻打涞水、保安、固安、霸州,渴望获取补给。
  
  不过那几座城,皆未能速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