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章 锁死科技50年 (第1/2页)
木星亚红矮星化的第50年,温暖宜居的木卫二迎来了爆发式的发展,其力度绝不亚于人类发展进程中的任何一次工业革命。
可遗憾的是,此次工业狂飙却不在科学技术方面,而是在原有科学技术的背书和成果下所进行的产业与社会的全方位大建设、大发展。
木卫二作为人类的新家园,一块尚未完全开发的处女地,不仅承担着人类今后150年文明发展及种族繁衍的重任,更是人类迈向宇宙深空的唯一物质基础与文明承载之地。
包括木星系统至柯依伯带在内的外太阳系所有星体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资源宝库。
短短50年的发展,人类已将木卫二建设成了一个拥有5000多座大小城市的美丽家园,其中100多个超级城市群就像一颗颗璀璨耀眼的钻石,镶嵌在35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和延绵的海岸线上。
数以百万计的无人化现代农田和农场好似一片片绿洲围绕在城市周围,铺陈在翠绿的大陆上,为人类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粮食、蔬菜瓜果及肉类。
几十万支近、深海捕鱼船队更是日夜忙碌在木卫二那辽阔的海洋上,为人类每天提供着新鲜而优质的鱼类,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餐桌。
人类的粮食完全实现了自给自足。
工业方面,人类在太阳系这个偏安一隅的星球更是创造了有史以来新的工业奇迹。
不仅延续着祖辈的工业荣光,还将产能拓展到了木星的第三颗卫星木卫三和土星的第六颗卫星土卫六上,以及太阳系外围的两大气态巨行星——天王星与海王星。
木卫三与曾经的木卫二一样也是一颗被冰封的超级水球,其厚厚的冰层下包裹着一个全球性液态海洋,水量远超地球数倍。
木卫三的特性注定了它是人类的一个超级纯净水站。
人类在木卫三上建造了数座超级水站,水站的下方是一个直径约8米的洞口,洞口贯穿了地面厚厚的冰层直至海洋深处,6米粗的管道通过洞口下沉到海洋内部,然后将纯净的海水源源不断地抽到地面。
之后,这些水再通过木卫三与木卫二的超级星际软管道输送到木卫二上的水站及储存厂。
这些水经过处理后,一部分直接与城市管网对接、输送到千家万户,另一部分则经过再次处理、进入罐装流水线环节,封装后进入流通环节至各大卖场。
除了木卫三外,富含液态甲烷、乙炔等液态烃类湖泊群的土星第六颗卫星——土卫六也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成为了人类工业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土卫六上液态烃类湖泊群主要由甲烷、乙炔构成,其湖域面积非常广阔,单单一个克拉肯海作为其中最大湖泊,面积就高达40万平方公里,最大深度160米,妥妥一个液态烃类的超级宝库。
甲烷的化学式是ch4,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构成,它是天然气、沼气、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所以,甲烷是生产石油、天然气乃至化工原料的基础。
乙炔的化学式比甲烷复杂,也是生产石油、天然气乃至化工原料的基础,此外,还是理想的冷冻剂。
人类在土卫六上建造了数百座甲烷和乙炔分解、提炼工厂,通过吸取其液态甲烷湖中的液态甲烷和乙炔大量生产出石油、天然气及各类化工产品。
之后,这些产品再通过星际运输船队源源不断地运输到木卫二上的相关工厂里,进行分储及二次加工。
此外,土卫六上浓密的大气主要由氮气组成,这为人类大规模利用氮气生产相关工业品及解决木卫二的大气构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
由于土卫六距离木卫二太过遥远,所以,没有建造星际软管道的条件,只能动用星际运输船队进行跨星际运输。
这难不倒人类,经过对土卫六大气中的氮气进行液化处理后,再通过一艘艘专业运输飞船将其运到木卫二上的相关工厂。
之后,一部分液化氮气会被重新气化,然后释放到木卫二的大气中,另一部分则直接进行加工,制造出农业生产必需的氮肥。
经过三年不间断的努力,人类从土卫六大气中抽取了大量的氮气资源,其中的绝大部分经重新气化后释放到了木卫二的大气中。
最终,木卫二的大气构成发生了质的改变,大气的地球化改造顺利完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