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岁岁文学 > 隆万盛世 > 1459草原消息

1459草原消息

  1459草原消息 (第1/2页)
  
  魏广德希望调整朝廷的宗室政策,逐渐向清朝靠拢,但是张居正看的也很准,木已成舟根本就没法改,所以直接就把魏广德的试探给否了。
  
  明朝宗室爵位以及承袭制度设计的比较简单,总结起来就是“生而有爵”。
  
  魏广德的办法,虽然没有直接打破这个制度,但降等袭爵的话,皇帝的儿子就不能长期做亲王,维持王爵,两代人下来就只能做“将军”,五代人后就变成“中尉”了。
  
  谁会甘心?
  
  而且,朝廷已经封了那么多世袭罔替的亲王和郡王,该如何处理也是麻烦事儿。
  
  对于其他的,张居正不反对,但提到的说通宫里,其实也表示张居正是持支持态度的。
  
  “下来你还是先写个章程,我们再合计合计。”
  
  张居正最后说道,“回头我也把这些年朝臣上奏关于宗藩不合理的条例再想想,尽可能补充完善了再往上面报。”
  
  “也好,谋而后动。”
  
  魏广德点点头。
  
  大明各方面问题其实已经堆积了很多,而且许多事儿都相互参杂着,很难理清楚。
  
  而且官员的节操上,也存在问题,很多时候都先考虑自己再考虑朝廷,这让他们做事顾虑也不少。
  
  等散衙回到府里,刚进门,张吉就在魏广德身边小声说道:“老爷,老家来信了。”
  
  “哦,现在也没到江西乡试的时候啊。”
  
  魏广德有些纳闷,嘴里随口说了句。
  
  他大儿子魏福安已经中了秀才,别管怎么中的,反正现在也算有功名在身。
  
  接下来就是打算在南昌府参加乡试,冲击举人这个关口。
  
  过了举人,肯定还要冲击会试,考进士的。
  
  这么说起来,自己家也算是诗书传家了。
  
  “这个小的就不知道了,书信已经送到夫人那里了。”
  
  张吉小声说道。
  
  很快,他们就过了二门,就看见两个丫鬟弯腰扶着一个小女娃子在院子里走的摇摇摆摆的。
  
  “爹,爹”
  
  小女孩看到魏广德进了院子,激动的就要往这边走。
  
  “你给我慢着点,别摔了。”
  
  这是侧室生的孩子,也就是徐江兰的贴身丫鬟所生,已经一岁多,正是学着走路的年龄。
  
  她这一拉扯,后面弯腰扶她的两个小丫鬟也只能急忙跟着走过来,动作很是辛苦。
  
  魏广德笑笑,伸手就把小家伙儿抱起来。
  
  穿着官服,明朝的官府袖袍都不短,其实很不方便抱个小孩子。
  
  不过魏广德知道这个年龄就是人憎狗嫌的年纪,要是不抱着,后面的小丫鬟就得一直弯腰扶着。
  
  “怎么不在花园玩,跑出来了。”
  
  “花园不好玩。”
  
  说了几句,魏广德就打算招木匠做点小孩子的玩具放在花园里,弄些棉垫,直接把小孩子丢里面,也不怕摔倒。
  
  虽然是自己的孩子,可魏广德也没多少耐心,问了几句就把孩子丢给丫鬟,伸手又捏捏她的小脸蛋,他直接往后院走去。
  
  就算丫头还一个劲想往他怀里蹦,魏广德也没有再伸手接过来。
  
  这就是庶女,魏广德不怎么在乎嫡庶之分,但到了这里还是得注意。
  
  到了后院,徐江兰带着丫鬟过来服侍他更衣,换上便服,也说了家里来信的事儿。
  
  不多时,魏广德身着常服坐在正房,一边放着茶香渺渺的盖碗儿,手里拿着家书。
  
  “老爷,你看是不是费心想想,咱家也是该有个字辈了。”
  
  老爹书信的内容很简单,说了家里人都好,就是他年岁大了,现在魏广德在京做官,家里也算是开枝散叶了,就得效仿别人家,也给咱家弄个字辈出来。
  
  毕竟,他就一个世袭百户的武勋,也只会传给长房这边。
  
  其实老魏家以前也有兄弟,就是去辽东和山西的两支,不过走得早,又断了联系,江西基本上都算是几代单传。
  
  魏家出身淮西,不过家里穷,也不是什么大家族出来的,自然没什么家族、字辈的说法。
  
  魏广德其实很怀疑自家也不是淮西的人,只不过是先辈流浪到淮西,在那里加入的朱重八的义军。
  
  如果不是那个时代的流民,再怎么说家里也应该和家族在一起,应该是有什么字辈说法的。
  
  只不过到了现在,估摸着老头子大限也快到了,所以想着学那些大户人家也把自己的事儿处理一下。
  
  怎么说也算一大家子人了,有个字辈以后好区分辈份。
  
  “嗯,一会儿我翻翻书,看看该怎么起。”
  
  魏广德开口说了句。
  
  家里大哥家有仨孩子,两儿一女,自己有两个儿子,不过外面还有一儿一女,下面一辈儿已经是七个。
  
  倒是辽东找到的那支,到现在还是一脉单传。
  
  “定下字辈,还要给盖州那边去信,把情况说说。”
  
  魏广德开口说道,“这个事儿,算起来,那边的辈份和我爹还是一辈的,也是我的长辈。”
  
  “盖州那边已经谋个百户职儿,以后也不会太差。”
  
  徐江兰在一边说道:“再说,现在辽东是戚大帅总兵,他上次来信不也说了,正在帮他们累功,功劳累多了,就奏请兵部给个世袭百户的职儿。
  
  有世袭武勋打底儿,家里也不会差到那里去了。”
  
  明朝世袭武勋最低级就是百户,下面的总旗和小旗虽然也有承袭的传统,但那多是靠着亲近的关系,给自家子弟从百户大人那里谋到的差事儿。
  
  “这信里又在问山西的事儿,上次兵部都已经清理档案找到陕西去了。
  
  我看呐,那一支可能在战乱中已经没了。”
  
  魏广德叹口气,辽东那支家族,魏广德当初联系上就问过,要不要转出来。
  
  毕竟兵部那边他能说上话,转个军户为民籍其实不算难。
  
  都是私底下操作,一个小兵转民籍,也不需要报皇帝批准。
  
  可若是真上了武勋,再想转民籍可就难了。
  
  可那边觉得当兵也还不错,至少是个铁饭碗。
  
  而且他们又不在辽东边境上,地处腹地,也没什么危险的。
  
  魏广德能做的,就是找人帮他们往上挪官位,从总旗升到百户,再谋个世官,这样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这些动作,都得一步步慢慢来,他倒是可以直接弄下来,可魏广德还在乎自己的名声,而且天下太平的年代,要求个世官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