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岁岁文学 > 隆万盛世 > 1464交流

1464交流

  1464交流 (第1/2页)
  
  等魏广德和张居正把这次筹画的改革事项一桩桩一件件摆在冯保面前,只见他双眉已经肉眼可见的拧成了“川”字。
  
  皱纹很深,显然此时他内心极不平静。
  
  不过养气功夫很好,并没有因此就打断张、魏二人的讲述。
  
  等所有的话都说完,冯保这才盯着张居正说道:“叔大,之前你和我说的可不是这样。”
  
  “咳咳.”
  
  张居正微微低头,随即又抬头正视冯保说道:“双林兄,之前是我想的简单了。
  
  可真正开始做起来才发现,民间疾苦,就算按当初一条鞭法改革,也只是杯水车薪,特别是丁役。
  
  如果不能解决,百姓依旧有破家之险,这才和善贷一起商议如何让百姓摆脱这样的环境。
  
  此摊丁入亩法甚妙,有土斯有财,所谓财富都是土地里种出来的。
  
  你看城里打工者众,整日忙碌也不过混一顿温饱,若还从其手里要丁税,那只能逼迫他们成为流民了。
  
  丁役尽数摊入田亩之中,地方杂派也都编入一条鞭法,届时百姓只需要向地主上缴地租即可,官府就没法伸手针对百姓收税,日子当可大好。
  
  而地主和官府接触,也因其家世可免于酷吏刁难,如此对吏治也有好处。”
  
  “法子好是好,就是真颁行,这士绅豪族还不闹翻天,这京城官场怕有一场大动荡。”
  
  冯保没提那些自耕农,明初很多,但此时已经减少大半了。
  
  特别是江浙一带,嘉靖朝闹倭寇的时候,不少自耕农为了应付官府摊派,主动把土地卖给了豪族,只保留耕种权。
  
  “这么搞,那些士绅怕是不会答应。”
  
  冯保思考后还是摇头,“虽说朝廷是皇帝说了算,可还要士大夫们帮忙看着才行,不然皇爷也忙不过来不是。
  
  你们这么搞,可是把人都得罪了。”
  
  “此事,确实士绅们有损失,不过朝廷也不会不予补偿的。
  
  如今开海,朝廷也在筹划鼓励工商发展之策,虽然叔大兄先前说有土斯有财,可善贷以为那都是老黄历了。
  
  现今比富,地主能比得过商人,商人有比得过海商否?”
  
  魏广德插话道。
  
  政策说到底就是平衡,一条政策下来,得让两边都能接受,不能只是一边受益而另一边利益受损。
  
  出现这种情况,那就得想办法从其他地方补偿。
  
  损失和补偿,肯定就得是朝廷拿下认为最有利的一面才行。
  
  把农民从赋役制度下解放出来,是魏广德想到的办法。
  
  以后的农民,如果没有耕地可种,那就可以入城做个工人去,工商业发展才有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
  
  工业解决农村富余人口就业,就能保证社会稳定。
  
  而如果还有以前的赋役制度,把人定死在田地里,对经济发展是不利的。
  
  “让他们经商?”
  
  冯保眼睛一亮,经商好,进出海关的货物都要交税,而关税一半进内廷,自然是大好事儿。
  
  “可他们会干吗?买地收租,什么都不用干就能坐收银子进项。”
  
  冯保又担心道。
  
  “所以让他们觉得土地产出偏少,还不如经商来钱快,不就行了。
  
  王朝更替,多是因为土地兼并,百姓流离失所导致。
  
  试想流民遍地衣食无着,可不就一点就燃。
  
  各朝各代都想改变这种局面,可根子上的事儿,大家都盯着那点有限的土地,如何改的过来。”
  
  魏广德开口说道:‘此事一旦做成,将士绅们的注意力从田地转移到经商方面,朝廷只要适当向自耕农倾斜,虽不敢说王朝永续,可创造一个超三百年的大兴王朝还是有机会的。’
  
  “善贷慎言。”
  
  魏广德话音落下,张居正就马上急道。
  
  “这话别再说了,你心我知道,此事除了我们三个不会有第四个人晓得。”
  
  冯保也开口说道。
  
  二人的谨慎,魏广德颇不以为然。
  
  如果皇帝是嘉靖帝,他这话是万不敢说的。
  
  可现在是万历皇帝,朱翊钧性子虽然还未定,但教导这么多年,他看事物的深度还是有的,不会被话语里表面的东西糊弄过去。
  
  魏广德这话,其实以前虽然没有和小皇帝明说,但意思却已经点透了。
  
  魏广德曾专门给朱翊钧布置过这么一堂作业,就是让他自己细算历代王朝延续时间。
  
  小皇帝查阅古籍后得出的结果是:秦朝,16年;西汉,210年;东汉,195年;三国,60年;西晋,36年;东晋南北朝,264年;隋朝,37年;唐朝,289年;五代十国,53年;北宋,167年;南宋,152年;元朝,97年。
  
  混乱王朝剔除,大一统王朝没有超过三百载的。
  
  最接近的王朝,也就是李唐王朝了,可最后十来年其实也已经名存实亡。
  
  得出这个结论的时候,把小皇帝朱翊钧吓了一跳。
  
  是的,就是被吓到了。
  
  大明建立至今已经210年了,按照这个规律,岂不是最多还有8、90年。
  
  现在小皇帝还年轻,还能在做几十年皇帝,那算下去,到他孙子辈,怕就可能是亡国之君了。
  
  对国祚的看重,没有比皇帝更关心的,实际上当时朱翊钧就已经在考虑这个问题。
  
  天启和崇祯都是光宗之子,还真就是他朱翊钧的孙子。
  
  原本历史上万历皇帝到底有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魏广德不得而知,但从万历皇帝搬空太仆寺常盈库进入内帑,成为皇帝的私钱看,多少是有防备的。
  
  钱在内帑,皇帝就可以随意使用。
  
  但是他对福王的赏赐过甚,却也是间接推动明王朝崩溃的原因之一,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实际上,万历皇帝留给光宗和天启的内帑多达两千万两,这也是光宗到天启六年内帑能够拿出2645万两银子的原因。
  
  至于明史记录万历帝内帑六百万两银子,或许是把其余窖藏白银当做常盈库资财而略去。
  
  反正现在朱翊钧多少是意识到这个问题了,而他对魏广德问策,魏广德给出的答案就是“改,大改”。
  
  这,还是在三年前,张居正筹划清丈天下田亩时魏广德搞出来的事儿,就是想让小皇帝意识到局势的危急。
  
  不过这种情况下,魏广德也没再多话。
  
  “你宗室问题又怎么扯进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