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岁岁文学 > 隆万盛世 > 1466南下杭州

1466南下杭州

  1466南下杭州 (第1/2页)
  
  “下官见过魏阁老。”
  
  “末将参见魏阁老。”
  
  杭州滨江码头上,此时旌旗招展,四周已经被官军戒严。
  
  而在码头上,一群文武官员跪迎从京城赶到杭州的内阁次辅魏广德。
  
  魏广德站在码头上,看着跪着的官员,特别是为首那个绯袍官员,不由得冷哼一声。
  
  “吴巡抚,你名善言,那这次杭州罗木营的事儿,你打算怎么给朝廷一个解释?”
  
  没有按照惯例客套,让杭州官员起来,魏广德直截了当质问浙江巡抚吴善言。
  
  这场源自大明万历六年的改革,从去年起如火如荼展开,终于达到高潮。
  
  为了防止意外,魏广德通过兵部张科给各地总兵、镇守参将下文,要求各军严密监视地方,若发生地方不靖,可直接出兵镇压,不用等候命令。
  
  宫里盯着,内阁也不敢大意,就算魏广德拍着胸脯说不会有事儿。
  
  事实上,随着一道道旨意的颁布,朝堂虽然议论纷纷,甚至有官员反复上疏反对,但内阁和宫里态度一致,强行推动改革进行。
  
  有江南籍官员串连,打算去皇宫堵门闹事儿,也被锦衣卫强力镇压下去。
  
  这一次,直接罢黜了几顶乌纱帽,这才把事件平息下来。
  
  张居正在文官面前,充分展现出霸道的一面,反对大改的官员,轻则降职,重则罢官。
  
  京官被摆平了,地方上也就没了多少底气。
  
  有考成法在,地方上推诿也有个度,否则那些失势京官就是他们的下场。
  
  而最容易闹事儿的地方衙门里的吏员们,却因为朝廷正式给于他们官身,还给每月发放俸禄,反倒是最安心的一批。
  
  俸禄不多,甚至可能比平时自己捞的还少,可九品之外定的末流,每月也有2石米,年俸六到八两银子不等。
  
  要知道,按照朝廷俸禄制度,最末流的从九品官员禄米是年七十石,但折色后只有五十石,钞三十贯和没有也没什么区别,这次也改成发银十两。
  
  吏员被摆平了,地方官员就算想要闹出点动静来也是不能。
  
  毕竟,他们不会亲自上场,总是安排其他人来做的。
  
  可现在这些人都有了官身,自然也不愿意拿自己的仕途冒险。
  
  其实他们本身也算不上入了仕途,但在衙门里总还是有上升空间。
  
  所以新法推行起来后,地方士绅豪族找地方官员没用,找京官也没用,而平素最被他们看不起的丘八这时候也虎视眈眈在一边看着。
  
  就算这些豪强家中养了不少身手了得的护院,可那又有什么用?
  
  战阵上,屁都不是。
  
  所以,虽然各地上来的奏疏都是“民”怨沸腾,但实际上并没闹出多大乱子来,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按照都察院在各地密查的结果,改革赋役制度后,虽然种地百姓实际缴纳的赋税并没有明显减少,但是因为以后不再担心被勾徭役,反倒是更安心。
  
  张居正、魏广德都知道百姓最怕的是什么,所以向下面宣传时,要求着重强调的就是朝廷不再安排百姓服徭役。
  
  过去需要百姓服徭役的工程,以后会尽量选择在农闲时进行招工,百姓若愿意可以去上工,每天都会发放一定工钱,不再是免费劳动。
  
  新法施行一年,大明各地还算稳定,并没有闹出担心的大事儿,内廷和内阁都以为这件事儿就这么平稳着陆了,可谁知道杭州府罗木营士兵因军饷矛盾发动兵变,一时间震惊朝野。
  
  魏广德看到奏报当时也是一脸懵逼,之后才反应过来。
  
  边军的军饷是走兵部的账,由兵部安排发放,可地方卫所则是走地方官府留存部分。
  
  早年卫所有收入,朝廷不支一分兵饷。
  
  可随着屯田制度崩坏,朝廷此次清丈时已经把军队屯田直接分发到军户手里,发放兵部的地契。
  
  以后军户不管怎么生活,只要按户有一人入卫所当兵就行。
  
  又把军械收回,不再让军户自己保留,他们的收入主要就是分到的屯田过活,朝廷只负责入卫官兵的衣食,每年会发一两银子赏钱。
  
  这是内地正规卫所兵的待遇,但是看到奏疏上报的是罗木营官兵,魏广德多少就猜到不是卫所兵,而是地方自行招募的营兵。
  
  这部分官兵虽然在兵部登记,却不是兵部要管的,而是完全由地方供养。
  
  等张科到来,才讲清楚这罗木营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和魏广德猜想一样,这不是卫所兵抽调的营兵,而是浙江早年自己招募的士卒,保护杭州城。
  
  “嘉靖年间,倭寇骚扰东南时,总督胡宗宪在浙江招募大批浙民为兵,由于浙兵在抗倭战斗中战功显著,倭乱平定后,朝廷没有将这批抗倭浙兵遣散,而将之改编以作护城、防汛之用。
  
  这批总共四万多人的浙兵,被编为9个营,其中2个营用于守卫杭城,7个营用于防汛,三月出巡,六月汛期结束返回兵营,月银9钱。
  
  这项制度从嘉靖晚期开始,一直延续至今。
  
  这次闹饷的,就是驻扎在杭州城永昌门外的罗木营。”
  
  这就是当初张科在内阁里说的话,本应由浙江巡抚衙门支应的营兵,现在却因为缺饷哗变,闹出幺蛾子来,兵部当然不愿意背锅。
  
  至于魏广德来此,当然除了了解情况外,还有看看松江府的意思,否则也不至于让他这个阁老亲自下江南处理。
  
  实际上,哗变发生后,驻扎在杭州湾的南海水师就出动了,直接包围了罗木营驻地,没让哗变士兵冲进杭州城。
  
  城里也进行清理,大街上各营官兵都被撵回军营,其中也有从罗木营跑出来的人,都被暂时圈禁起来。
  
  事情毕竟涉及到浙江巡抚,俞大猷没有其他动作,上报后就和他关系不大了,就等京城来人处理。
  
  于是,魏广德就来到这里。
  
  “魏阁老,都是刁民闹事儿,本抚已经查明,罗木营营官马文英、杨廷用等人率众闹事儿,好在官兵用命,及时平息了此事。”
  
  浙江巡抚都御史吴善言急忙组织语言回答魏广德的质问。
  
  “呵呵,锦衣卫杭州百户所的人来了吗?”
  
  罗木营的事儿,南海水师没有涉入太深,毕竟这里面牵扯到堂堂浙江巡抚,俞大猷现在也懂得避嫌。
  
  不过锦衣卫驻杭州的百户所也在第一时间把消息传到北镇抚司,只不过因为查探哗变起因花了点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